何謂"孝順"
世人所認為的孝,都以物質為主,以為在日常活中能供給父母吃飽、穿暖或物質上的享受,就是盡孝了,其實不盡然。
佛陀所說的孝道是:除了物質生活安逸之外,更重要的是-能使父母離愚痴、長智慧得永恆的心靈解脫。
清淨的慧命
釋迦牟尼佛成佛後,度化了一千二百人,組織了一個僧團,浩浩蕩蕩的回到他的國家宣揚佛法。他要回國之前先派遣弟子向父王報訊,淨飯王聽說兒子要回來的消息,非常高興,天還沒亮就帶領全國大臣,到大河的岸邊等候。那時佛陀也帶了他的僧團來到河的彼岸,隔岸相對,看到對岸僧團莊嚴的氣氛,全國的人民油然興起歡喜、敬重、虔誠的心理。
佛陀用竹筏一批批的把僧眾渡過河,淨飯王與大臣到佛住的地方,看到僧眾們服裝整齊,形象莊嚴得不可冒犯,竟看不出那一位是自己兒子──佛陀(他們已分離十四、五年之久)。
那時佛的弟子阿那律(佛陀堂弟),就上前引導。淨飯王見到佛陀,心中難免有父子之想,阿那律告訴王說:「大王啊!你知道嗎?佛陀現在是三界之師、人天之父,已超越人間,智慧圓滿,覺行齊備,是超越三界的聖人,你不能作父子想啊!」
淨飯王聽了頓時覺悟,作皈依佛想,於是便對佛虔誠禮敬。有人就說:這是違背世俗之禮儀啊!
「我生他的是血肉之身,是有生有死,會腐爛散敗的不淨身體。而祂給我的是清淨不死的慧命,所以我依祂為師,理應作禮。」淨飯王並向大眾說:「我是一個很平凡的人,雖然身為國王,但行在五慾之中。我的兒子能成就佛道,給我一分光明,一個解脫的機會,這真是殊勝的因緣……。」
※ ※ ※
所以說真正的孝道,不是物質的供給,而是要救親,而救親之道在於使父母得道解脫。
本文摘自:《慈濟道侶》133 期
發佈者: 靜思語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