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 《中論》: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


  • 《中論》:如來滅度後,不言有與無,亦不言有無,非有及非無。如來現在時,不言有與無,亦不言有無,非有及非無。


  •  奘公十三歲時出家:「我的目的是 ﹕遠紹如來,近光遺法」《俱舍論釋題》演培


  • 慈恩傳說﹕「師既遍謁眾師,備囗其說,詳考其義,各擅宗途,驗諸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乃誓遊西方,以問所惑」。 《俱舍論釋題》演培

  • 佛法之論述,若不經學術之檢覆,可能流於以訛傳訛,故吾人有從事此類訂正工作之必要。願佛法奧義因研討而免於語義學及邏輯上之失誤,而能以清晰之文字及理論流傳。



  • 天下唯此事、唯此理,中外思想家亦不外乎論此事,此理。所謂「此心同、此理同」之謂也。只是動機、目的、角度、語言……不同而已。究竟天下事無畢同、畢異。能思及此,「觸類旁通」或可近之;「強行附會之譏」庶幾可釋。

  • 佛教在印度,自思想的演變,教理的發展說,有人劃分為三大時期﹕初期以諸行無常印為中心,無論是理論的闡發,修行的宗要,都是以無常門為出發的。在小乘學派中,最足為這期代表的,唯說一切有部。中期以諸法無我印為中心,無論是就理論的解釋說,修行的實踐說,都是以一切法性空為本的。大乘佛教開始時,最可為這期代表的,無過於龍樹中觀學。後期以涅槃寂靜印為中心,在理論方面,是發揮真常妙有的一乘學,在修行方面,是以證如來覺性為唯一目的。堪為這期代表的經典,就是楞伽,密嚴經等。《俱舍論釋題》演培



  • 廣譯佛典而分判部類的,由慧觀的五時教開始。這一發展,到天臺家而完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