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法是佛法的核心,果必由因,成佛與否,端在發心;而大乘、小乘之別,佛道、外道之殊,亦在於發心之不同;一般而言,心外求法,即同外道;而佛法中的發心,大抵而言,有如下三種 : 增上心、解脫心(出離心)、菩提心。
(一) 增上心 : 絕大多數人都是由此開始的,希求身體能更健康、賺多一點錢、家庭美滿、事業更順利等,或者下輩子能過得更好、富貴無缺、甚而求生天堂作個神仙。嚴格的講,這都屬於心外求法的範疇;若以此發心,則不管你修何行,絕不會得解脫果的。
(二) 解脫心 : 這是佛法不共世間的發心,是因聽聞佛的教法而理解三界的真相、神仙不脫輪迴苦,故而發心出離三界、斷除無明煩惱、解脫生死輪迴。此一發心著眼於個人的解脫,故說為小乘,可得羅漢果位,但若未迴小向大,亦不得成佛。
(三) 菩提心 : 菩提心是成佛之正因,華嚴經云 :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若能真發菩提心,必成佛道。但是,何謂「菩提心」呢 ? 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他之心是也。其實,在佛道上精進用功,尤其有在上早晚課和經常參加法會共修的居士大德們,是常常在發菩提心的,四弘誓願與一些迴向偈的內容就屬於菩提心。然而口頭上的發心是前方便,如何由心中「真發菩提心」? 在利他上,如何由物質上的改善提升至幫助他解脫生死煩惱進而「真發菩提心」? 自利、利他的內容若不是「菩提心」而是解脫心或增上心,就還不是圓滿的「發菩提心」。
眾生的執著力是極強的,若是方便的發了增上心甚或解脫心,積極用功而稍有成就者,要他轉變而發菩提心是愈不容易的,就如法華經上,發解脫心而成就的阿羅漢,若非佛陀及大菩薩,誰也無法轉變他。
但如何能「真發菩提心」呢 ? 這可由下列兩點入手。
(一) 確實明瞭自利、利他的不二,這才能真發利他之心。你若不是發助他成佛之心、行助他成佛之行,那你根本還未踏在成佛之道上。同樣地,如果你身處的環境不是和諧健康地,那你也絕不可能平安的過日子。
(二) 真正清楚「利他」可以不是那麼的困難,這才能讓自、他同發利他之心。而「稱性念佛」法門正是自利、利他,真發菩提心的圓滿法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