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見性成佛。他所成就的幷不是什麽外在的神通變化,不是羽化成仙,亦非長生不老,而是對心性的透徹認識,對迷惑、煩惱的徹底解除。用佛教的話來說,是證悟了心的本質——也就是明心見性,這是人類最了不起的成就。因爲發展科技所改造的只是外部環境,而認識心性才是完善自身的唯一途徑。如果自身問題重重,即使有再豐富的物質條件,還是無法獲得我們所希求的幸福安樂。因爲能够感受幸福的不是其他,正是我們的心。



佛陀成道後,一生致力于傳播真理,爲我們留下了大量言教,後結集爲經律論三藏,流傳至今。所有這些經典及經典所開示的修行法門,都是教導我們如何開啓生命內在的智慧,解除無始以來的迷惑煩惱。換言之,就是啓動心的正向能力,以此對治負面情緒。事實上,這種負面情緒正顯現出越來越不容忽視的影響和破壞力。近年來迅速蔓延的一些網絡用語,如鬱悶、崩潰、糾結等,無不是負面情緒恣意生長、不斷侵占心靈空間的表現。若不及時對治,就會出現失控的局面。



對個人來說,心是幸福安樂的根本;對社會來說,心又是和諧安定的所系。所以,調心不僅是個人的需要,也是整個社會的需要。心是非常微妙的,因而,多數人對自己的心行幷不瞭解。尤其在做事時,往往落入外在的結果。



即使是已出了家的僧人,如果只在乎寺院蓋得多麽壯觀、弘法做得多麽成功、說法場面多麽隆重,等等。事實上,這種追求和世人追求錢賺了多少、事業發展得多大相差無幾。當然,兩者成就的福德相距懸殊,因爲前者所行事業能利益大衆。但我們要知道,兩種追求在用心上幷無本質區別,這和達摩祖師當年講的“沒有功德”是同樣道理。若以著相的、有所得的心行善,所做無非培植福德而已。



我們每做一件事情,都會有兩種結果。在成就客觀結果的同時,也在成長某種心行。以什麽心做事,最終就會成就什麽。以貪心去做,最後成就的是貪心;以我執去做,最後成就的是我執。我們可以發現,許多人做了幾十年,最後只增長了一大堆我執、我慢及對事業的貪著,幷且陶醉其中。表面看來做了很多佛教事業,內在成就的心行,却與佛法了不相干。



所以,修行首先要以出離心爲基礎。時時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否則,極易落入凡夫心中,使生命毫無意義地空過。出家,本身是對世俗生活的出離,但真正要出離的,則是我們的凡夫心。每一種心,都有對應的環境,也就是唯識所說的見分、相分。正因爲環境會引發相應的心理活動,故修行需在特定環境進行,减少它的活動機會。但這麽做的目的,是爲了最終擺脫凡夫心,這才是修行的實質內容。遺憾的是,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往往是“出一家,入一家”,由放弃世間貪著,轉而進入佛門的貪著。所以說,唯有强烈幷正確的出離意願,才有可能擺脫凡夫心干擾。





問: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答:當我們說到出世修行時,往往會聯想到出家這種修行方式。若是這麽定義的話,似乎與在家居士無關,其實不然。出世可以指出家修行,也可以指出世的超然心態。



作爲在家居士,雖不能在寺院、山林過一種遠離塵囂的清修生活,同樣要具備超然物外的出世心態,不爲世間種種名利聲色所染,這就是佛教所說的出離心。有了這種心態,我們才會過得更自在。



菩薩道,是以入世的悲心修行。但我們要知道,這種入世仍須以出世的心態爲基礎。只有這樣,入世時才不會陷入對世事的執著中。若無出世的超然,很可能入到哪裏就陷到哪裏。不僅陷入世事中,同時也陷入生命內在的世俗心中。那時,自顧尚且不暇,遑論利益他人?所以說,入世修行必須以出離心爲基礎,否則就會隨世俗心所轉。



至于說到出家及在家的修行方式,我覺得,出家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也是有前提的,必須找到一個如法道場,找到一位堪爲依止的善知識。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修學道場,出家後也可能會忙于應酬,和世俗生活幷無太大差別。



若是因緣具足,自己也有純正堅定的發心,走上出家之路,就可放下一切負擔,全身心奉獻于追求真理、傳播佛法。在社會上,畢竟有太多牽挂,太多羈絆,必須完成各種責任後,才有時間修行或弘法利生。但人生幾十年是很短暫的,如果我們在盡義務的同時又繼續不斷地製造責任,可能永遠都會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比較而言,出家確實比在家的修行條件優越很多。

~~~~~~~~~~~~~感謝濟群 法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