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 重點摘要
佛教中基本的道理,如因果、善惡、輪迴解脫等,都應有一明確的信解,這就是信三寶、信四諦等。假使連這些基本的道理,缺乏堅信,疑惑不定,說他念佛便可往生,實在是笑話!
與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相呼應,不相應便不能生淨土。
有時,明明是自力,卻可以化自力為他力,因而增進自力的。
佛教是特重自力的宗教。大凡一個人的能力越強,自力的精神也就越強。
不能勝解觀修,口頭念也可以。從口頭誦持,再引起內心的思惟。
唯識家說:稱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是別時異趣。這譬如說 「一本萬利」,約展轉說,
眾生願與佛願相合應,往生淨土,才有可能。
佛願遍度一切眾生,但度不了無出離心,不願接受救濟的眾生。佛是大能,而不是全能萬能。
往生淨土,念佛是正因,培植善根福德是助緣。
稱名並不等於念佛,念佛可以不稱名,而稱名也不一定是念佛的。
念為心所法之一,為五別境中的念心所。它的意義是繫念,心在某一境界上轉,明記不忘,好像我們的心繫在某一境界上那樣。
如數息觀,又名安般念;還有六念門;四念處,都以念為修法。要得定,就必修此念,由念而後得定。
不但 定由此而來,就是修觀修慧,也莫不以念為必備條件。故念於佛法中,極為要重 。
念有種種,以所念的對象為差別,念佛,以佛為所念境界,心在佛境上轉,如依此得定,即名為念佛三昧。
得定發慧,無邊功德皆由此而出。反之,若不修念,定心不成,雖讀經學教,布施持戒,都不能得到佛法的殊勝功德,不過多獲一點知識,多修一些福業而已。
如僅是口稱佛名,心不繫念,實是不能稱為念佛的。真正的念,要心心繫念佛境,分明不忘。
境,不出名、相、分別的三類。
繫念於佛──以「南無阿彌陀佛」作 念境。這是依名起念,故稱名也是念佛。
稱念佛名,必須了解佛名所含的意義,如什麼都不知道,或以佛名為冥資等,雖也可成念境,或由此得定,但終不能往生極樂。這算不得念佛的淨土法門,因為他不曾了解極樂世界的情形,和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無信無願,泛泛稱名,這與鸚鵡學語,留聲機的念佛,實在相差不多。
阿彌陀佛是名,而名內包含得佛的依正莊嚴,佛的慈悲願力,佛的無邊功德。必須深切了解,才能起深切的信願,從信願中去稱名念佛,求生淨土。
依相起念:這是觀想念佛,
在這佛功德上繫念觀想,大乘為觀相所攝,小乘則名為觀法身。
依分別起念,而能了知此佛唯心所現,名唯心念佛。
自心念佛,自心即是佛。『大集賢護經』(二)說: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 我心是佛。…」。『華嚴經』(四六)也說:「一切諸佛,隨意即見。彼諸如來不 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無所從來,我無所至,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悉如夢」。
佛法以念佛法門,引人由淺入深,依名而觀想佛相,佛相現前,進而能了達皆是虛妄分別心之所現。
更進一層,即到達念佛法身,悟入法性境界。唯識家說法有五種,名、相、分別而外,有正智、如如。
依唯心觀 進而體見一切平等不二法性,即是見佛。『維摩詰經』亦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佛是平等空性,觀佛即契如性;智如相應,名為念佛。『金剛經』 說:「離一切相,即見如來」,平常稱此為實相念佛。
由稱名而依相,乃至了達一切法空性,一步一步由淺而深,由妄而真,統攝得定慧而並無矛盾。這樣的念佛,就近乎自力,與修定慧差不多,故念佛法門也 是定慧交修的。
如『阿彌陀佛經』的「執持名號」,玄奘別譯,即作「思惟」。稱名不但是口念,必須內心思惟繫念。因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由名號體會到佛的功德,實相,繫念思惟,才是念佛。
稱名念佛最重要的,是三到。淨宗大德印光大師也時常說到。三到是:口念、耳聽、心想,三者同時相應。
許多人念佛,不管上殿,做事,甚至與人談話,嘴吧裏似乎還在念佛。心無二用,不免心裏恍惚,久而久之,看來非常圓熟,其實毫無功力。
念佛也這樣,時間不妨短,佛號不妨少,卻必須口耳心三到,專一繫念不亂。
所以若要不離念佛,不離日常生活,一定要在成就以後。
念佛而要得往生 ,非專一修習不可。如一面妄想紛飛,一面念佛,一成習慣,通泛不切,悠悠忽忽,再也不易達到一心不亂。要念佛,還是老實些好!
專以口念,無論高念或低念,都不能得定。依佛法說,定中唯有意識,眼等前五識皆不起作用,口念聞聲,當然說不到定境。念佛的目的,是要達一心不亂,所以又要默念。默念,也稱金剛持,
慢念,聲音必定要拉長,妄想雜念容易插足其間,所以要轉快板,
禪堂的跑香也這樣,催得很快很急,迫得心只在一點上轉,來不及打妄想。不過專是急念也不好,會傷氣,氣若不順,分別妄想也就跟著來。
蓮池大師有事一心與理一心的分別。事一心實可析為淨念相續,定心現前二類。
淨念相續是一心不亂的初相。並非得定,而是止成就的前相。
念念中不離雜念,而自己不知,以為得了一心,最易誤事。
離掉舉,離昏沉,沒有雜念滲入,沒有間斷,明明現前,萬緣放下,唯一彌陀淨念,就是一心不亂。
定心現前,是更深一層的。最低微的未到定,也有渾忘自己的身心境界,只是一片清淨光明。
念佛得定,名念佛三昧。此時眼等五識不起,唯定中意識現前。
為調和禪淨的爭執,蓮池大師倡理一心說以會通他。
其實禪淨,各有重心,由於執一概全,才有諍執。
理一心,即體悟法性平等,無二無別,離一切相,即見如來。
理一心,這必先要定心成就,然後進一步於定中起觀:佛既不來,我也不去,我身佛身,同是如幻如夢,無非是虛妄分別心所顯現。於是超脫名相,遠離一切遍計執,而現證法性。品位應在上品上生之上。「十方淨土,隨願往生」。
往生的力量不一,最一般的是業力。還有願力,通力,
以一心不亂為主因 ,使心淨定,再由眾生的願與阿彌陀佛的願相攝相引,便得往生淨土。
念佛淺說
──四十二年冬在臺北善導寺講──
一、 佛七
佛七,是簡稱,具足說應該叫做結七念佛。念佛是大乘的通泛法門,小乘中 也有。但現在,專指大乘的念阿彌陀佛。念佛,本來有多種念法,而現在是專指 稱名念佛。七,是七日,在印度早就有小七、大七的二種:小七就是七天;大七 是七七四十九天。結七,如結界一樣,在一定的時限中──小七或大七,專心修 學。結七不一定念佛,如參禪有禪七。但現在是佛七,即在七日中,專心稱念南 無阿彌陀佛。
普通的念佛有二種:一是定時念佛,如我們早晚功課的念佛,有一定的時間 [P78] 。二是平時念佛,這是在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中念佛。定時念佛,因為時間太短 ,不容易達到一心不亂的目的;平時念佛,又都是散心念佛,不容易專精,更不 易一心不亂。因此除了這二種念佛之外,再來結七念佛。結七念佛是一種加行, 在這七天之內,擺脫一切的世俗雜務,與其他法門的修持,專心一意的念佛,這 樣才容易實現一心不亂。平時念佛,猶如小火燒水,因為火力太小,不容易煮滾 一鍋水。定時念佛,猶如斷斷續續的燒開水;火力雖強,但為時短暫,時斷時續 ,也不能煮滾。現在的結七念佛,猶如一方面加強火力,一方面繼續不斷,在這 樣的情形下,很容易把水煮滾了。念佛所要達到的一心不亂,在這加行的結七念 佛中,是最易成就的。
佛七法會,與其他法會不同。其他的法會,大都是紀念性質,逢佛菩薩誕生 或其他的因緣,集會慶祝、紀念,加強我們對佛法的信行,與喚起我們應負的責 任。佛七的目標,是願求往生極樂世界。要往生,就要以念佛為方法,達到一心 不亂為關鍵。這是佛七的根本意義,大家來參加法會,稱念佛名,這是應該首先 [P79] 了解的。
二、 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一)、 阿彌陀佛
結七念佛,是稱念阿彌陀佛,願求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應先作一簡要的解說。
佛是覺者,凡圓滿自覺,覺他功德,斷盡一切煩惱習氣的,皆名為佛。阿彌 陀佛是諸佛之一,但因他表徵非常的勝德,所以在諸佛淨土中,特別在中國,阿 彌陀佛有著廣大的崇高的尊敬。古德說:「諸經所讚,盡在彌陀」。我們打開藏 經來看,的確大乘經中,多數是讚揚阿彌陀佛及其淨土的。要明白這裏面的所以 然,可從「阿彌陀」的名義去理解。
阿彌陀、平常都說是無量光或無量壽。其實,無量光是阿彌陀婆耶,無量壽 [P80] 是阿彌陀庾斯,這都是阿彌陀而又另加字義的。阿彌陀的根本義,譯為中國話, 是無量;故阿彌陀佛即是無量佛。無量是究竟,圓滿、不可限量。如有限量就不 能包含一切,無量才含攝得一切的功德。不但佛的光、壽無量,佛的智慧、願力 、神通,什麼都是無量的。不過眾生特重光明與壽命,所以又順應眾生,特說光 壽無量而已。
一切佛的功德莫不究竟,圓滿、無有限量,而阿彌陀佛卻以無量得名。以德 立名,著重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圓滿果德。『般舟三昧經』說:觀阿彌陀佛 成就時,即見一切佛。『觀無量壽佛經』也說:觀阿彌陀佛成就,即見一切佛。 觀佛,是以一佛身相功德為對象,心心觀察,等到觀行成就了,阿彌陀佛現前。 觀阿彌陀佛,應該只見一佛現前;而經說以觀阿彌陀佛方便,即見一切佛。因為 阿彌陀是無量,無量即是一切,故見無量佛,即見一切佛現在前。佛法說佛佛道 同,千佛萬佛皆同一佛,毫無差別,平等平等。聲聞乘中說:一切佛的法身、意 樂、功德,一切平等。聲聞法尚且如此,何況大乘?一佛即是一切佛,一切佛即 [P81] 是一佛,故見一佛等於見一切佛。阿彌陀譯義為無量,此名表顯了一切佛的究竟 果德,這是阿彌陀佛的本義。十方三世一切佛,無量無邊,似乎漫無統緒,所以 由阿彌陀代表一切佛,顯示一切佛的共同佛德。一切經的讚嘆阿彌陀佛,也等於 讚嘆一切佛。從泛稱的無量佛,成為一佛的特名,來表彰佛佛道同,在名字上, 阿彌陀佛得到了優越的勝利,所以學佛者的信念,自然地集中到阿彌陀佛。
有人說:阿彌陀佛是一切佛的根本佛,這是不盡然的。佛佛具足三身,佛與 佛間有什麼本末?又有人說:阿彌陀佛的願力大──四十八願,與娑婆世界特別 有緣,所以大家信仰阿彌陀佛。這也是方便說,佛的誓願無量無邊,豈止四十八 願?佛的願力,平等平等,有何差別?佛是要度盡一切眾生的;除了娑婆世界以 外的,難道不是阿彌陀佛所要化度的眾生?如依這種方便說,便不能顯出阿彌陀 佛的特勝。
上就名稱方面講,再從阿彌陀佛所表的特殊功德說。在一切佛中,阿彌陀佛 表顯的特殊功德,就是慈悲救濟。當然佛佛皆有慈悲救濟,慈悲救濟不只是阿彌 [P82] 陀佛的。但這裏是就佛法的表德說。如觀音的大悲,普賢的大行,文殊的大智, 都是約所表的特德說。阿彌陀佛法會,有觀音,大勢至二菩薩;觀音菩薩也是以 大悲救濟為特德的。然觀音與阿彌陀佛的慈悲救濟,有著重心的不同。觀音菩薩 的救濟,著重在一般性的世間現實的。如人世間水火風災的救濟,貧窮、疾病、 無兒無女的救濟等。阿彌陀佛著重在解脫生死,導入佛智。一般世間的眾生,生 死流轉,無有著落處。在苦難的濁土中,又不容易成辦解脫生死,成佛度生的大 業,所以以悲願莊嚴淨土,攝受眾生,作為修行了生死,自度度他的階梯。因為 一生淨土,便得不退轉,直線向上。阿彌陀佛的特德,是這樣的慈悲救濟;一切 佛的慈悲功德,由阿彌陀佛的功德表彰出來。例如在一個政府的組織中,有掌外 交,有掌內政,有掌軍事,各司其職。掌外交的,不一定不懂內政;掌軍事的, 不一定不懂外交。不過在共同的組織下,代表一部門而已。佛菩薩的特德也如是 ,阿彌陀佛表彰了佛果的慈悲救濟的特德。普賢、文殊、觀音等,表彰了菩薩的 大行,大智,大悲的特德。以慈悲救濟的佛教說:佛中以阿彌陀佛為代表,菩薩 [P83] 中以觀音菩薩為代表,俗語說:「家家彌陀,戶戶觀音」,這並不是無因的。彌 陀、觀音的慈悲救世,接近眾生,深入人心,所以才會家喻戶曉。
(二)、 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是淨土。說到淨土的有無,若對教內人說,以聖教量為證,當然不 成問題。若以此而向不信佛教的外界說,便起不了作用。因為你以佛說為教量, 他可以神說的吠陀。新舊約與可蘭經為教量。各信所信,並不能解決問題,使他 起信。要說明淨土的有無,也不用天眼遠見,也不用神通往來,因為天眼與神通 ,在不信者,會把你看作錯覺幻覺的。所以,應該以合理的論證來說明。佛教說 世界無量數,這在過去是難以使人信受的,而現在卻不成問題,天文學家,承認 除了這個地球之外,像地球那樣的還有無數的世界。既承認世界不是一個,而是 極多極多。那末進一步說:在無數的世界中,一定有比我們更好的世界,也有比 我們更壞的世界,世界決非完全一模一樣。我們這個世界,並不是最理想的;更 [P84] 好的,更理想的世界,就是淨土。佛法說,淨土不只一個,極樂世界,就是無數 淨土中的一個。至於說西方,方向本是沒有絕對性的,東看是西,西看是東。向 東向西都可以。如我們要到歐洲,一直向西,一直向東都可以。不過在無限量的 宇宙中,依據我們所住的世界,日出日落的方向觀念,指說為西方(日落處,含 有深意,見『淨土新論』)。這樣的指方立向,多一層事實的肯定,容易使人們 起決定信。極樂世界,雖你我都沒有見到,都沒有去過,然據理而論,這是完全 可能的。是可能的,是佛說的,為什麼不信?
說到淨土的狀態,應該知道,這是適應眾生根機,在眾生可能想像的範圍中 ,加以敘述的。如佛出印度,現有印度所推重的三十二相;日本的佛像,每蓄有 日式短鬚;緬甸的佛像,人中特短,這皆是通過主觀心理而反映出來的。佛的淨 土也如此,也是經過主觀而表達出來的。佛出印度,佛說的淨土,也是適應當時 印度人的可能信解而敘述的。真正的淨土,依我看,比經上說的,實在還應該要 美滿莊嚴得多!淨土的情況,可分三點來說: [P85]
一、自然界的豐美:根據『阿彌陀經』及『觀無量壽佛經』的說明,極樂淨 土自然界是非常的莊嚴。土地平坦,沒有崎嶇山陵;沒有晝夜,長在光明中;寶 樹成行;金沙布地。物質生活的享受,極為豐富。生活所需的,取之不盡,用之 不竭。可以自由取給,不像我們娑婆世界的貧苦窮乏,不平等。
二、人事界的勝樂:我們這個穢惡的世界,人與人之間,充滿了鬥爭,嫉妒 ,瞋恨,造成無邊的苦痛。極樂世界,與此處適得其反,人與人間,平等和樂。 走獸根本沒有,飛禽都是變化所生。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都是功德殊勝的諸上善 人,一生補處的菩薩就不少。菩薩與聲聞聖者,無量無數;再次的,也是一心一 意修學清淨佛道的善人。在良師益友的策勵下,都能不斷的向上。所以不但和樂 ,而且非常殊勝。
三、身心的清淨:生極樂世界的,都是蓮花化生。由於自己的願力,佛菩薩 的悲願,不須父母為緣,化生於蓮華中。佛經所說的佛菩薩,每處蓮華座。蓮花 為出於淤泥而清淨的,離了一切煩惱,得到身心清淨,成為聖者,所以以蓮花的 [P86] 出塵不染為喻。修念佛行而生淨土,所以也是化生於蓮花中的。極樂淨土中,身 無老病死苦。一般的胎生、卵生、濕生,皆有老病之苦,化生是沒有這些痛苦的 。其他的化生,也有死苦。而極樂世界的眾生,在未得無生法忍前,決不會死亡 的;得了無生忍,也不會再感死苦。淨土中不但沒有身體的老、病、死苦,連心 中的煩惱──貪、瞋、癡苦也沒有。初生淨土的眾生,煩惱習氣當然未曾斷除; 但由於環境的特勝,雖有煩惱,而緣缺不生。淨土的黃金如糞土,物質所需可以 自由取給,還生什麼貪心?諸上善人,共聚一處,和樂融洽,那裏會起瞋心?正 信正行,當然不會起邪見等癡心。起煩惱的因緣不具足,當然不會有煩惱,所以 身心都非常清淨。
由於自然界的豐美,眾生界的勝樂,身心界的清淨,所以名為極樂世界。這 世界為阿彌陀佛無邊功德所莊嚴,為攝化眾生的方便而成立,發願求生淨土,就 以此為目標。 [P87]
三、 念佛法門三特徵
念佛(稱念阿彌陀佛)法門,有三種特徵:一、他增上,二、易行道,三、 異方便。此三者,在一切佛法中,無論是大乘或小乘,本來都是普遍具有的,不 過糅合這三點而專門闡揚顯示的,唯是念佛淨土法門。
一、他增上:他增上的反面,是自增上。修學佛法,有依自力和依他力二種, 自力即自增上,他力是他增上。我常說佛法重於自力,但並不是說到自力,便完 全否定他力,因為他力也是確實存在的。例如一個人生存於世間,不能專靠自力 或他力,而是依著自他力的展轉增上。如小孩必由父母養育,師長訓導,一直到 長大成人,在社會上也還得依靠朋友。同時他所需要的衣服飲食等資生物,也都 不是全由自力供給。所以就世間法說,一個人的生存,決無專賴自力而可以孤獨 存在的。佛法中,如聲聞乘特重自力,但也不能不依靠他力。如歸依三寶,即是 依三寶的加持力;在修學的時候,也須要師長同學的引導與勉勵。特別是受戒, [P88] 要經三師、七證,三白羯磨,戒體才得成就。若犯僧伽婆尸沙重戒,則須依於二 十清淨大德,至心懺悔,罪垢才能蠲除。這僅就小乘說,實則一切佛法莫不如此 。我平常總是說,佛法是專重自力的,所謂「各人生死各人了」,這話本是絕對 的正確。如佛的兒子,佛的兄弟,若不自己努力修學,佛也不能代他們了生死。 但這並非沒有他力,不過任何事情的成辦,一切他力,都要透過與自力的合理關 係。諸佛、菩薩、羅漢,以及師長道友,固能給予我們的助力,但這種助力,必 經我們自力的接受和運用,才能顯出它的功能。所以外來的力量並非無用,而是 要看我們自己有沒有能力去接受它,運用它。假如自己毫不努力,一切都依賴他 力,那是絕不可能的,比方患貧血症,可以輸血補救,但若身體壞到極點,別人 的血也是救不了的。換句話說,必須自身還有生存能力,然後才能吸受他人之血 ,以增強自己的身命。
接受他力,最要緊的是自覺到有一種力量在支持我們。如小孩正在害怕時, 有人對他說:你媽媽就在身邊呢!立刻就會發生一種強大的力量,使他不再害怕 [P89] 。這因為,小孩自己知道母親是他的保護者,所以一聽說媽媽,便無所畏懼了。一 般人,特別是怯弱的人,當他沉淪在苦惱絕望之中,一旦自覺到有某種力量支持 他,便能做出很多平時所不能做的事情。一個國家亦如此,當他發生危急困難時 ,若有其他國家發表支援的聲明,人心便會轉趨安定,而發揮出莫大力量,克服 困難。如自己不求改進,那末外力的援助,不能拯救這一國家的危亡。他力,要 依自力而成為力量。有時,明明是自力,卻可以化自力為他力,因而增進自力的 。如夜晚走路,有人怕鬼便唱起山歌來。聽到了自己的歌聲,好像有了同伴,有 了支持他的力量,使他不感孤獨,不再怕鬼。又如小孩害怕的時侯,即使母親在 他的旁邊,而他自己不曉得,還是一樣的害怕。反之,母親並不在,聽人說母親 就來了,也會使他堅強起來。所以,外來的他力,或者只是自力化而為他力,只 要自己知道,知道外來有某種力量,確能援助自己,即能發生效用。稱念阿彌陀 佛,依佛力而往生淨土,即是他力。但從上解說,我們可以知道,確有阿彌陀佛 ,但如不知不信不行,也仍然無用,不得往生西方。一分學佛者,為了讚揚阿彌 [P90] 陀佛,不免講得離經。一隻鸚鵡,學會念「阿彌陀佛」,一隻鵝跟著繞佛,都說 牠們往生西方。大家想想,鸚鵡與鵝,真能明了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嗎?也有信 有願嗎?
自力與他力,必須互相展轉增上。如果專靠他力而忽略自力,即與神教無異 。依佛法說,便不合因果律。不管世間法也好,佛法也好,若能著重自力,自己 努力向上,自然會有他力來助成。如古語說:「自助者人助之」。不然,單有他 力也幫不了忙,所以佛教是特重自力的宗教。大凡一個人的能力越強,自力的精 神也就越強。如小孩的生存能力薄弱,即依賴他力,漸漸長大,生存能力漸強, 自力的表現也就漸漸明顯。故佛法的他力法門,如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龍樹與 馬鳴等,都說是為志性怯劣的初心人說。教法被機而設,這是特為能力差的怯弱 眾生說的。念佛法門,是屬於他力的,依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攝受,才有往生淨 土的可能;若沒有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則不能往生。
二、易行道:易行道,這名稱出『十住毘婆沙論』。龍樹說:菩薩得不退轉, [P91] 要修四攝、六度種種難行苦行,極不容易。於是有人就問:有沒有比較容易行的 ?龍樹即批評說:這是下劣根性,無大丈夫氣。菩薩學佛,應難行能行,勇往直 前,不該自卑。但為了適應根性,他畢竟還是依經而說出易行道。易行道,並非 專指念佛,而是概括普賢的十大願,即禮佛、讚佛、供養佛等。這些所以被稱為 易行道,是因為容易學,容易做,並不是說學了這些法門就容易成佛。如『普賢 行願品』所說的念佛、禮佛、讚佛、供養佛等等,都是嘴裏念,心裏想。就是供 佛,也是在觀想中供養。所以易行道的易行,即在乎自心觀想,不須依具體事物 去實行。不能勝解觀修,口頭念也可以。從口頭誦持,再引起內心的思惟。若真 正讚佛,就得造偈如實稱嘆。真正供佛、就得不惜犧牲一切而作供養,這就難行 了。易行道,即依緣佛果位的種種功德,而去觀想或稱念。這原出自『彌勒菩薩 功德經』,說釋迦佛因中修難行道,精勤苦行,發願於五濁惡世成等正覺。而彌 勒則是修的易行道,故將來在淨土成佛。約此說,一般的念佛、讚佛、隨喜、懺 悔、勸請、迴向,可以增長善根,消除業障,都是屬於易行道。念阿彌陀佛,就 [P92] 是易行道的一種。『十住論』說易行道念佛,也並不是專念阿彌陀佛的。易行道 的禮佛、讚佛、供養佛等,處處以佛為中心。菩薩修布施持戒六度等行,是難行 道。龍樹說:菩薩發心有依大悲心修種種難行苦行;有依信精進心,樂集佛功德 ,往生淨土的。這二種,也即是初學的二門路:前者從悲心出發,修難行道;後 者從信願出發,修易行道。然易行道也就是難行的前方便,兩者並非格格不入。 『十住毘婆沙論』說:易行道不但是念佛,包含念菩薩、供養、懺悔、隨喜等等 ,菩薩依此行門去修,到信心增長的時候,即能擔當悲智的難行苦行。對於初心 怯劣的根性,一下子叫他發心修大悲大智,是受不了的,或即退心不學。故修學 佛法,不妨先依易行道,漸次轉進增上,至信願具足,而後才修難行道。這麼說 來,易行與難行二道,僅為相對的差別,並非絕對的隔離。
念阿彌陀佛,是易行道,易行是不太勞苦的意思。『十住論』說:或步行而 去,或乘舟而去。乘舟而去,身心不感勞苦,如易行道。但比步行而去,不一定 先達目的地。有些學者,為了讚揚淨土法門的易行,說什麼「橫出三界」,「徑 [P93] 路修行」。從激發念佛來說,不失為方便巧說;如依佛法實義,誤解易行道為容 易了生死,容易成佛,那顯然是由於經論之外,全屬人情的曲說!
三、異方便:異方便,名稱出『法華經』:「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這 異方便,也就是『大乘起信論』的勝方便,其意義可解說為特殊或差別。『攝大 乘論』大乘的十種殊勝,古譯為十種差別。玄奘譯阿賴耶(種子)「親生自果功 能差別」,古人即譯作「勝功能」。所以異方便,勝方便,差別方便,都是一樣 ,為同一梵語的不同譯法。
方便有兩種,一正方便,二異方便。『法華經』說:「正直捨方便,但說無 上道」。這不是不要方便,而是說,在一乘大法中,要捨棄那不合時機的方便, 而更用另一種方便來顯示第一義。
正方便,即三乘共修的方便。佛為聲聞說戒、定、慧三無漏學,及無常、苦 、無我、不淨等觀門,使眾生厭生死苦而出離世間。但這是容易沈溺於獨善厭世 的深坑,所以到了大乘,除了對無常、苦、無我、不淨等,給以新解說而外,更 [P94] 有異方便來教導。但異方便,不是聲聞法中所完全沒有的,只不過大乘中特別重 視而已。這就是修塔供養,興建廟宇,畫佛圖像;乃至一低頭,一舉手,或一稱 南無佛,皆可成佛道等。這種種方便,特重佛功德的讚仰,著重於莊嚴。如『法 華經』的長者,瓔絡莊嚴,與窮子的除糞,怎樣的氣派不同!又如華嚴海會,何 等的矞皇嚴麗?與小乘大大不同。不著重苦與不淨,而反說樂、淨。依樂得樂, 如『維摩詰經』說的:「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種方便,在小乘是不大 容許的(除了定樂)。大乘強調佛果的無邊莊嚴,總攝一切福德,故特發揚此一 教說。異方便很多,『法華經』所列舉的如何如何「皆可成佛道」,都是。念阿 彌陀佛而生淨土,『起信論』即明說為勝方便,所以念佛是異方便之一。
他增上及易行道,一切佛法中普遍存在,不過大乘較為著重。異方便,小乘 只有一些痕跡,而大乘則大為宏揚。尤其是念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糅合這三方 面,著重這三方面,這才在佛法中,露出一個嶄新的面目。比之於小乘,顯然有 著很大的差異。 [P95]
我們若不念佛則已,如欲提倡念佛,便非從這些意義去把握不可。這才能認 清念佛法門的特勝處。中國素重圓融,有人從禪淨融通去解說,說什麼「唯心淨 土,自性彌陀」。這對于有取有捨有念的淨土法門,實際是不能表現法門特色的 。法門各有差別,真正的念佛,還是依專門修持淨土法門的去認識。
四、 念佛三要
一信:念佛法門,以信、願、行為三要,缺一不可。念佛為佛法的一門,所 以修淨土法門的,對佛法應有正確的信解。淨土經中所說,素來不知佛法的,到 臨命終時,得到善知識的引導,能專誠懇切的念阿彌陀佛,便可以往生淨土。這 是不得已的方便,因為人到臨死,時間無多,不能再為開導其他的佛法,只好以 簡易的阿彌陀佛教他持誦。若說平時學佛,只憑一句阿彌陀佛,別的什麼都不要 ,就可以往生,這與神教的因信得救,有什麼差別?所以佛教中基本的道理,如 因果、善惡、輪迴解脫等,都應有一明確的信解,這就是信三寶、信四諦等。假 [P96] 使連這些基本的道理,缺乏堅信,疑惑不定,說他念佛便可往生,實在是笑話! 所以修淨土的人,先要堅定佛法中的基本信念,然後再加淨土法門的特殊信念。 特殊信心有二:
一、信阿彌陀佛的依正功德:修淨土的人,不但確信淨土的實有,而且還要 信得淨土的清淨莊嚴,是極理想的樂土;信阿彌陀佛成佛以來,說法十劫,有無 量功德。但更根本的:是要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極深、極廣、極有大力。依 佛自證說:因圓果滿,自己受用法樂,當然有良好環境的淨土。然從如來發心為 他說:阿彌陀佛在因地時,作法藏比丘,曾在世自在王佛前,觀種種清淨世界, 而後立願,要總合一切清淨世界的嚴淨,莊嚴自己的淨土,成一極樂世界,以作 攝化眾生的道場。眾生生到淨土後,以各種善緣具足,容易修學,成辦道業。從 這悲願教化的觀點去看,淨土是佛為眾生而預備的,是攝化眾生的大方便。只要 眾生能發願往生,決定可以得到接引,這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四十八願的根本 特勝。能信得,一念一日乃至七日,皆可往生極樂世界。如缺乏或不能堅定這一 [P97] 特殊信念,那末雖信有阿彌陀佛與淨土,也還是不夠的。
沒有真智,沒有斷障,就能往生淨土,站在自力的因果立場,是有問題的。 滿身煩惱惡業的眾生,沒有修集戒定慧的聖道,怎會有進入淨土的資格?沒有淨 因,怎能獲得淨果?所以唯識家說:稱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是別時異趣。這 是說,現生念佛,使眾生信解有佛,積集善種;將來再生人間,修布施、持戒、 展轉增上,定慧成就,可以往生淨土,並不是說現生念佛,便可往生。這譬如說 「一本萬利」,約展轉說,並非一下子就有萬倍利息。這是純依自力的說法。身 心清淨,才可與淨土相應,生淨土中。若以唯識家所說十八圓滿受用土說,非地 上菩薩不可。即以勝應身的方便有餘土說,在小乘是羅漢,在大乘也要伏斷我執 。然而,依龍樹所說中觀大乘,有易行道法門,稱念彌陀,命終可得往生的。這 關鍵就在:眾生自力是不夠的,依於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攝受,才有可能。所 以信修淨土法門,如對彌陀本願力,缺乏深刻信念,即是信心不具足,不能達成 往生的目的。 [P98]
二、信念佛法門的殊勝德用:一般的說:稱名念佛,只要心口相應,稱念六 字洪名,念到身心清淨,一心不亂,便可往生淨土。如此推重念佛法門,還沒有 充分顯出念佛法門的特勝。如念阿彌陀佛心得清淨,念其他的佛、菩薩、經典、 咒語,一切都可以得心清淨,得心不亂,何必特別宏揚淨土法門?所以除了信阿 彌陀佛的慈悲願力而外,更要信往生淨土的特殊德用,這就是:往生極樂淨土, 在信阿彌陀佛的悲願攝引外。更要信「一心不亂」,為獲得彌陀願力攝引的條件 ,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如能往生,決定不退,在修學菩薩道的過程中,最為穩 當。能確立了這二個信念,然後發願修行,才能精進而達往生的希望。
二願:信與願不同,勿以為有了信,必然有願;要知凡願必定有信,有信未 必有願。總論佛法,有信心,當然要有願行。然佛法中法門無量,不問它了義的 不了義的,方便的真實的,都各有其特質,有其作用。這些無邊法門雖有信仰, 雖有廣泛的宏願──無量法門誓願學,但在現生的修學中,不一定要樣樣法門, 都發願去修持。故深信淨土,不一定發願而求往生。現在人每每缺乏合理的分別 [P99] ,如見你不掛念珠,不虔誠念(阿彌陀)佛,就以為你對淨土法門沒有信心。以 為你如能信仰淨土法門,為什麼不專精修學!這實在是極不合邏輯的。如我們對 社會的各種正當事業,覺得都有好處,對人類,對國家都極為需要。但決不能樣 樣去做,只能揀擇志趣相投的作為個人的終生事業。修學佛法也如是,法門無量 ,應該信,應該願學,但切實修學的,只能選擇與自己意趣好樂相適合的,便由 信而進一步的發願去實行。所以願必有信──願由信來,而深信卻不一定有願行 。
淨土法門的願,除願成佛道,願度眾生普通願而外,主要是願生彼國。願生 彼國,約目的說。然在實行中,應該有深一層的願求,就是願得彌陀佛本願的攝 受,回向文中,即有此意。約佛本身說,佛是無時不在悲願攝受眾生。可是眾生 自己,不自動的發願要求攝受,接受佛陀的悲願,便不能為佛所攝受,佛與眾生 間便脫了節。如海中救生艇,投下救生圈或繩索,若落海者心願登舟脫險,卻不 想接受救生圈或繩索,試問如何可以得救?所以往生淨土,要仗阿彌陀佛的慈光 [P100] 攝受,尤須眾生的發願,願意接受佛陀的本願。眾生願與佛願相合應,往生淨土 ,才有可能。要知道佛要遍救一切眾生,眾生本身不起信願,缺乏被救資格,佛 也無能為力。這也即是上面所說的他力要通過自力。如太陽光明普照一切,但不 照覆盆之下,佛願遍度一切眾生,但度不了無出離心,不願接受救濟的眾生。佛 是大能,而不是全能萬能。在救濟一切眾生時,眾生有著自己的因果關係,佛並 不能想到做到。否則,這世界早就沒有眾生了!所以願生淨土,是所願的目的; 願受阿彌陀佛悲願的攝受,才是發願的實質。
三行:概括的說,行有二:一是往生淨土的助行;一是往生淨土的主行。以 淨土三經說,『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可見要培 植深厚的善根,增長種種福德,以作生淨土的資糧。『觀無量壽經』說有三品, 如孝敬父母,布施、持戒、讀誦大乘等。大本『阿彌陀經』,也說到布施、持戒 等。這些善根福德,修淨土的人,應該隨分隨力去做,使善根增長,福德增勝。 往生淨土,念佛是正因,培植善根福德是助緣。有些念佛人,好走偏鋒,以為生 [P101] 死事大,念佛都來不及,那裏還有功夫去修雜行。專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得了 。如告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經文,他卻巧辯的說:能聽到阿 彌陀佛的,就是宿植善根,廣修福德因緣了。這是多大的誤解!經說「不可以少 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並非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聞佛名」。求生極 樂淨土,助行還是需要的。但念一句彌陀的,只有適用於「平時不燒香,臨(命 終)時抱佛腳」的惡人(見『觀經』);一般人平時脩學,應該隨分脩集福德因 緣,以此功德迴向淨土。永明大師的萬善同歸,是比較穩當而正確的說法。
往生淨土的主行,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皈投依向義,內含希 求阿彌陀佛悲願加持的意義。現在的念佛法門,非常流行,往往失去了本義。稱 念是淨土行,照淨土法門說,應該依信、願而起行。可是有些念佛人,不解念佛 之所以,既無信,又無願,這與淨土法門,當然不合。有些念佛的,以念佛為冥 資。有些為了家庭的煩惱而念,為了生意或政治的失意而念。一心念佛,以精神 集中,身體心理,都得到某種清淨,某種喜樂,或泛起某種特殊心境。於是便自 [P102] 以為得了受用,沾沾自喜,逢人便說念佛好!念佛當然很好,但這還不是真正的 淨土行者,還不是淨土法門的真利益。充其量,這不過是類似的定境(正定也極 為難得),只是由於精神集中,減少了內心的散亂,浮動,減少一些煩惱而已。 如以此為目的,何必一定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佛生淨土,當然會有這種心 境,而且更好。若僅此而無信無願,是不能往生的。所以淨土法門的修行(念佛 ),要在深信誠願的基礎上,要在渴仰彌陀本願的攝受中去念。空空洞洞的行, 不會與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相呼應,不相應便不能生淨土。
信願行的總合,是淨土法門的要訣!三者具足,即得往生。依他力而往生, 這不妨舉喻來說:如美國或某國,為東方人辦了幾個學校,歡迎我們去留學,可 以供給膳宿,甚至可以供給交通工具,他願意我們去,只要我們肯去。如我們對 他沒有信心,或自己不發生興趣,這當然不能去了。假使你有信有願,願意去一 趟,但還缺少一件,還要彼此同意的證明文件──護照。護照簽了字,你就可坐 他的飛機到那邊去。這如淨土行人,在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中,有信、有願,又 [P103] 加上稱念阿彌陀佛的簽字手續,自然可以達到淨土的目的地。淨土法門的三要, 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不具足三要而稱念彌陀,等於一紙偽造文件,起不到實際 作用。
五、 念佛
(一)、 念:
淨土法門,一般都以稱名念佛為主,以為稱名就是念佛。其實,稱名 並不等於念佛,念佛可以不稱名,而稱名也不一定是念佛的。
要知道,念是心念。念為心所法之一,為五別境中的念心所。它的意義是繫 念,心在某一境界上轉,明記不忘,好像我們的心繫在某一境界上那樣。通常說 的憶念,都指繫念過去的境界。而此處所指稱的念,通於三世,是繫念境界而使 分明現前。念,是佛法的一種修行方法,如數息觀,又名安般念;還有六念門; 以及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處,都以念為修法。要得定,就必修此念,由念而後得 定。經裏說,我們的心,煩動散亂,或此或彼,剎那不住,必須給予一物,使令 [P104] 攀緣依止,然後能漸漸安住。如小狗東跑西撞,若把牠拴在木椿上,牠轉繞一會 ,自然會停歇下來,就地而臥,心亦如此,若能繫念一處,即可由之得定。不但 定由此而來,就是修觀修慧,也莫不以念為必備條件。故念於佛法中,極為要重 。
念有種種,以所念的對象為差別,如念佛、法、僧、四諦等。現說念佛,以 佛為所念境界,心在佛境上轉,如依此得定,即名為念佛三昧。然念重專切,如 不專不切,念便不易現前明了,定即不易成就。要使心不散亂,不向其他路上去 ,而專集中於一境,修念才有成功的可能。經中喻說:有人得罪國王,將被殺戮 。國王以滿滿的一碗油,要他拿著從大街上走,如能一滴不使溢出外面,即赦免 他的死罪。這人因受了生命的威脅,一心一意顧視著手裏的碗。路上有人唱歌跳 舞,他不聞不看;有人打架爭吵,他也不管;乃至車馬奔馳等種種境物,他都無 暇一顧,而唯一意護視油碗。他終於將油送到國王指定的目的地,沒有潑出一滴 ,因此得免處死。這如眾生陷溺於無常世間,受著生死苦難的逼迫,欲想出離生 [P105] 死,擺脫三界的繫縛,即須修念,專心一意的念。不為可貪可愛的五欲境界所轉 ;於可瞋境不起瞋恨;有散亂境現前,心也不為所動。這樣專一繫念,貪瞋煩動 不起,心即歸一,寂然而住。於是乎得定發慧,無邊功德皆由此而出。反之,若 不修念,定心不成,雖讀經學教,布施持戒,都不能得到佛法的殊勝功德,不過 多獲一點知識,多修一些福業而已。
(二)、 念佛:
念佛,一般人但知口念,而不曉得除此以外,還有更具深義的念佛 。如僅是口稱佛名,心不繫念,實是不能稱為念佛的。真正的念,要心心繫念佛 境,分明不忘。然佛所顯現的境界,在凡夫心境,不出名、相、分別的三類。
依名起念:這即是一般的稱名念佛,是依名句文身起念,如稱「南無阿彌陀 佛」六字,即是名。而名內有義,依此名句繫念於佛──以「南無阿彌陀佛」作 念境。這是依名起念,故稱名也是念佛。
不過,稱念佛名,必須了解佛名所含的意義,如什麼都不知道,或以佛名為 冥資等,雖也可成念境,或由此得定,但終不能往生極樂。這算不得念佛的淨土 [P106] 法門,因為他不曾了解極樂世界的情形,和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無信無願,泛 泛稱名,這與鸚鵡學語,留聲機的念佛,實在相差不多。有一故事:有師徒兩個 ,徒弟極笨,師父教他念佛,他始終念不來,老是問師父怎樣念。師父氣不過, 罵他道:「你這笨貨」!並且把他趕跑。可是他卻記住了,到深山裏去,一天到 晚,念著「你這笨貨,你這笨貨」。後來師父又去找他,見他將飯鍋子反著洗, 覺得徒弟已得功夫。便問他這一向修的什麼功,他說就是師父教我的:「你這笨 貨」。師父笑道:「這是我罵你,你怎把它當佛在念」?一經點破,徒弟了解這 是罵人的話,所得的小小功力便失去了。心繫一境而不加分別,可以生起這種類 似的定境,引發某種超常能力。但一加說破,心即起疑,定力也就退失。當然, 稱名念佛,決不但是如此的,否則何須念佛,隨便念桌子板凳,不也是一樣嗎? 須知道,阿彌陀佛是名,而名內包含得佛的依正莊嚴,佛的慈悲願力,佛的無邊 功德。必須深切了解,才能起深切的信願,從信願中去稱名念佛,求生淨土。
依相起念:這是觀想念佛,念阿彌陀佛或其他的佛都可以。或先觀佛像,把 [P107] 佛的相好莊嚴謹記在心,歷歷分明,然後靜坐繫念佛相。這種念佛觀,也可令心 得定。我遇見的念佛的人,就有靜坐攝心,一下子佛相立即現前的。但我所遇到 的,大都還是模糊的粗相,容易修得。如欲觀到佛相莊嚴,微細明顯,如意自在 ,那就非專修不可了。而且,佛相非但色相,還有大慈大悲,十方,四無所畏, 十八不共,五分法身,無量無邊的勝功德相,在這佛功德上繫念觀想,大乘為觀 相所攝,小乘則名為觀法身。
依分別起念:依分別起念,而能了知此佛唯心所現,名唯心念佛。前二種依 於名相起念,等到佛相現前,當下了解一切佛相,唯心變現,我不到佛那裏去, 佛也不到我這裏來,自心念佛,自心即是佛。如『大集賢護經』(二)說:「今 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 我心是佛。…」。『華嚴經』(四六)也說:「一切諸佛,隨意即見。彼諸如來不 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無所從來,我無所至,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悉如 夢」。佛的相好莊嚴,功德法身,分分明明,歷歷可見,是唯(觀)心所現的。 [P108] 了解此唯心所現,如夢如幻,即是依(虛妄)分別而起念。佛法以念佛法門,引 人由淺入深,依名而觀想佛相,佛相現前,進而能了達皆是虛妄分別心之所現。
若更進一層,即到達念佛法身,悟入法性境界。唯識家說法有五種,名、相 、分別而外,有正智、如如。無漏的智如,平等不二,是為佛的法身。依唯心觀 進而體見一切平等不二法性,即是見佛。『維摩詰經』亦說:「觀身實相,觀佛 亦然」,以明得見阿!B粊。『阿!B粊佛國經』也如此說。『般舟三昧經』,於見佛後 ,也有此說。佛是平等空性,觀佛即契如性;智如相應,名為念佛。『金剛經』 說:「離一切相,即見如來」,平常稱此為實相念佛。念佛而達此階段,實已斷 除煩惱,證悟無生法忍了。
由稱名而依相,乃至了達一切法空性,一步一步由淺而深,由妄而真,統攝 得定慧而並無矛盾。這樣的念佛,就近乎自力,與修定慧差不多,故念佛法門也 是定慧交修的。但依『般舟三昧經』說:如見佛現前,了得唯心所現,發願即得 往生極樂世界。可見念佛方便,要求往生淨土,要有佛的悲願力。在四類念佛中 [P109] ,以稱名念佛最為簡易;一般宏通的淨土法門,即著重於此──稱念南無阿彌陀 佛,和信求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攝受。
稱名念佛,並非僅限於口頭的稱念。如『阿彌陀佛經』的「執持名號」,玄 奘別譯,即作「思惟」。由此可見,稱名不但是口念,必須內心思惟繫念。因稱 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由名號體會到佛的功德,實相,繫念思惟,才是念佛。所以 稱名是重要的,而應不止於口頭的唱誦。
上面說的是通泛的說一切念佛,現在別依稱名念佛,再加說明。稱名念佛的 方法,有人總集為「念佛四十法」,即專說念佛的方便。然念佛中最重要的,是 三到。淨宗大德印光大師也時常說到。三到是:口念、耳聽、心想,三者同時相 應。念得清晰明了,毫不含糊,毫不恍惚。稱名時,不但泛泛口唱,而且要用自 己的耳朵聽,聽得清清楚楚;心裏也要跟著音聲起念,明明白白的念。總之,口 、耳、心三者必須相應繫念,了了分明,如此即易得一心不亂。許多人念佛,不 管上殿,做事,甚至與人談話,嘴吧裏似乎還在念佛。心無二用,不免心裏恍惚 [P110] ,耳不自聽,不能專一。或講究時間念得長,佛號念得多,但這不一定有多大用 處。例如寫字,要想寫得好,寫得有功夫,一定要鄭重其事的寫,一筆又一筆, 筆筆不苟,筆筆功到。雖然寫字不多,如能日日常寫,總可以寫出好字。有人見 筆就寫,東榻西塗,久而久之,看來非常圓熟,其實毫無功力。也有年青時即寫 得好字,而到老來卻寫壞,因為他不再精到,隨便揮毫,慢慢變成油滑,再也改 不過來。念佛也這樣,時間不妨短,佛號不妨少,卻必須口耳心三到,專一繫念 不亂。如果口裏儘念,心裏散亂、東想西想,連自己也不知在念什麼,那即使一 天念上幾萬聲也沒有用。所以若要不離念佛,不離日常生活,一定要在成就以後 。初學人,叫他走路也好念佛,做事正好念佛,那是接引方便。念佛而要得往生 ,非專一修習不可。如一面妄想紛飛,一面念佛,一成習慣,通泛不切,悠悠忽 忽,再也不易達到一心不亂。要念佛,還是老實些好!
說到稱名念佛的音聲,可有三種:一、大聲,二、細聲,三、默念。在念佛 的過程中,三種都可用到。如專輕聲念,時間長了容易昏沉,於是把聲音提高, [P111] 念響一點,昏沉即除。如專於大聲念,又容易動氣發火,令心散亂。再換低聲念 ,即能平息下去。音聲的輕重,要依實際情況的需要,而作交換調劑,念低念高 都沒有問題。但專以口念,無論高念或低念,都不能得定。依佛法說,定中唯有 意識,眼等前五識皆不起作用,口念聞聲,當然說不到定境。念佛的目的,是要 達一心不亂,所以又要默念。默念,也稱金剛持,即將佛的名號放在心裏念,口 不出聲,雖不作聲,自己也聽起來卻似很響,而且字字清晰,句句了然。這樣念 ,逐漸的心趨一境,外緣頓息,才能得定。
再談談念佛的快慢。我們念佛,起初都很慢,到轉板的時候便快起來。這很 有意思,因為慢念,聲音必定要拉長,如:南─無─阿─彌─陀─佛,每字的距 離長,妄想雜念容易插足其間,所以要轉快板,急念起來,雜念即不得進。禪堂 的跑香也這樣,催得很快很急,迫得心只在一點上轉,來不及打妄想。不過專是 急念也不好,會傷氣,氣若不順,分別妄想也就跟著來。如轉而為慢念,心力一 寬,妄想分別也淡淡的散去。這完全是一種技巧,或緩或急,不時交換調劑,令 [P112] 心漸漸離卻兩邊,歸一中道。如騎馬,偏左拉右,偏右拉左,不左不右時,則讓 牠順著路一直走。念佛不是口頭念念就算,不在乎聲音好聽,也不在乎多念久念 ,總要使心趨向平靜,趨向專一,獲得一心不亂。
六、 一心不亂
念佛求生極樂世界,能不能生的重要關鍵,在一心不亂,這在大小『阿彌陀 經』中皆說到。蓮池大師有事一心與理一心的分別。事一心實可析為淨念相續, 定心現前二類。眾生的內心,最複雜,特別是無始來的煩惱習氣,潛伏而不時現 起,極難得到內心的一致──不亂。佛法的無邊功德,要由定力開發出來。這不 淨的散亂的心念,就是虛妄分別心,分別即是妄想。這可以包括一切的有漏心, 念佛念法,眾生位上的一切,都不外乎虛妄分別心。約證悟說,這都是妄想。然 約一心不亂說,妄想也大有妙用。在虛妄分別心心所法中,有善心所現前,如對 佛法僧的善念;有惡心所的生起,如貪瞋等的煩惱。初學佛的人,要想一下子不 [P113] 分別,不妄想,談何容易!所以要先用善念對治惡念,以淨念而去除染念。念佛 就是這種方法之一,一念阿彌陀佛,可以除去各式各樣的不淨妄念。但在善念淨 念中,還可以是亂心的。如一刻是佛,一刻又是法,這雖然內心善淨,卻還是散 亂。所以必須要淨念,而且要相續,念念等流下去。此時不但惡念不起,即除了 阿彌陀佛以外,其他的善念也不生起,念念是佛,等流下去,這叫淨念相續,也 就是一心不亂的初相。這在修行上,並不太難,這並非得定,而是止成就的前相 。然而一般念佛的,散亂小息時,每轉現昏昧。其實念念中不離雜念(當然不是 大衝動),而自己不知,以為得了一心,最易誤事。心在一念上轉,不向外境奔 馳,一有馳散,馬上就以佛念攝回。一念一念,唯此佛念,離掉舉,離昏沉,沒 有雜念滲入,沒有間斷,明明現前,即是一心不亂。念佛決不在時間的長短,數 量的多寡上計較,主要在達到一心不亂。依經說:念佛有時一日或者七日,一念 乃至十念。所以,不論時間長短,如真能萬緣放下,唯一彌陀淨念,即使是短時 相續,也就是一心不亂。這樣的淨念相續,即取得了往生淨土的保證。在這樣的 [P114] 淨念相續時,每有清淨法樂,或聞有香氣,或乍現光明等。
定心現前,是更深一層的。定有一定的條件,不是盤腿趺坐就算定。先要繫 念於止,止成就後,才有定心現前。最低微的未到定,也有渾忘自己的身心境界 ,只是一片清淨光明。念佛得定,名念佛三昧。此時眼等五識不起,唯定中意識 現前。稱名,觀相,也可現見阿彌陀佛。甚至未得淨念相續的,在睡夢中也可見 阿彌陀佛,這是夢境,不一定可以往生。正定現見阿彌陀佛,可成為往生淨土的 保證。沒有信願的念佛,也可以得到觀佛成就,但不一定往生。(由佛轉教,發 願即可生)雖然說佛是大悲普被,無時不在救度,問題即在眾生的能不能接受佛 恩。眾生能使心漸漸歸一,心地清淨,惑業等重大障礙物去除了,眾生的願,即 與佛的願,可以相感相通,現見彌陀,往生淨土。這才顯出了慈悲願力的作用。 有一類眾生平時不知佛法,為非作歹,到了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的啟發,深悔 過去的罪惡,能在短時中,一心一意至誠懇切的念幾句阿彌陀佛,就可往生淨土 。這因為一方面受到死的威脅,一方面受到墮落的怖畏,所以信願的熱忱特別深 [P115] 切,能在短時間內,一心不亂,而得往生。
為調和禪淨的爭執,蓮池大師倡理一心說以會通他。中國唐代的淨土法門, 專重他力,而禪宗是主心外無物,頓息一切分別,所以批評淨土法門的有取(淨 土)有捨(娑婆),有分別念(佛)。其實禪淨,各有重心,由於執一概全,才 有諍執。若著眼於全體佛教,即用不著衝突。蓮池大師所以特提理一心說,作禪 淨的調和。理一心,即體悟法性平等,無二無別,離一切相,即見如來。這樣, 禪淨便有貫通處。但這是隨順深義而說,若據淨土法門的易行道,他增上的特性 來說,念佛往生所被的機緣,本是攝護初心。禪淨各有特色,不一定在「一心」 上圓融會通。淨土法門蒙佛攝受,齊事一心的念佛即得。到理一心,這必先要定 心成就,然後進一步於定中起觀:佛既不來,我也不去,我身佛身,同是如幻如 夢,無非是虛妄分別心所顯現。於是超脫名相,遠離一切遍計執,而現證法性。 如到此地步,有願的往生極樂,論品位應在上品上生之上。如於極樂世界無往生 的特別願欲,那是不一定生極樂的。要生,那是「十方淨土,隨願往生」。 [P116]
七、 往生與了生死
往生是約此界的臨終,往生極樂世界說。本來死後受生。或由此到彼,往生 的力量不一,最一般的是業力。有天的業生天界,有人的業生人間……。六道眾 生,皆以業力而受生。在這以上的,還有願力,通力,如沒有人間業的天,可以 到人間,他來是憑藉神通的力量。下生以後,現有人間的身體,借取欲界的鼻舌 識而起用;不過天人的身體光明,物質組合得極為微妙。同樣的,我們修得了神 通力,也可生到上界。現在的生淨土,不是通力,而是願力。以一心不亂為主因 ,使心淨定,再由眾生的願與阿彌陀佛的願相攝相引,便得往生淨土。論依因感 果,淨土還不是眾生的,然同樣的可以享受。如王宮是王家所有,但宮庭裏的侍 役、下女,一樣的可以享受那奇花異草的花圃,畫棟雕樑的莊嚴房屋,山珍海味 的飲食,絲絃笙笛的音樂,與王室差不多,但這並不是自力。往生淨土也是這樣 ,憑著阿彌陀佛的願力,一樣的享受淨土的法樂。 [P117]
今日有些宏揚淨土者,說到了生死,以為就是念佛,以念佛為了生死的代名 詞,這是堵塞了佛法無邊法門。其實了生死,豈止念佛一門?而且,了生死與往 生,應該是二回事,這中間還有一節的距離。把往生看作了生死,在思想上有點 混亂。生死,是生而死死而生的生死相續;了生死,不是明了生死,而是說徹底 解決了生死,不再在生死中往來輪迴。生死是苦果,從煩惱業而來,有煩惱即作 業,作業即感苦果,惑業苦三,流轉如環。煩惱的根本是我見,或說無明,不達 我法性空,執我執法的煩惱是生死的根本,有煩惱可以引起種種善惡業,有業必 有果。生死是這麼一回事,要了生死,必破除生死的根本,通達無我性,徹見真 實理;我法執不起,煩惱根本便斷。煩惱一斷,剩有業力,沒有煩惱的潤澤,慢 慢的即失去時效而不起作用,不感生死。了生死,無論在大小乘都是一樣,只有 淺深的差別,大原則是不會例外的。依此來說,往生淨土還沒有見真理,斷煩惱 。煩惱既未斷,何得了生死呢?所以往生並不就是了生死,如說他了生死,那是 說將來一定可以了,不是現在已經了了。生到淨土,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善緣 [P118] 具足,精進修學,展轉增上,得不退轉,決定可達了生死的目的,只是時間的遲 早而已。所以說往生淨土能了生死,那是因中說果。如人從十三層高樓跳下,在 未落地前,說他跌死,那是說他落地後必定死。在空中時,事實上還沒有死,雖 還未死,不妨作如此說,因為他死定了。『法華經』的「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 道」,與『寶雲經』所說:「一念釋迦牟尼佛,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這都是因中說果。有此念佛因緣,久久修學,必能了脫。不但這是依一般 的往生說,還沒有了生死;就是上品上生,也要往生以後,花開見佛,悟無生忍 ,這才破無明,斷除生死根本。故往生與了生死,是截然二事,不能看作同一。 這樣把往生與了生死的內容,分析清楚,即與一切教理相應。若是過分高推── 往生即了生死,則與無量教理而相違礙。以往生為了生死,對於教理無認識的, 尚無所謂;若對佛法有素養的人,聽之反起疑惑,反於淨土而生障礙。
八、 結說要義
總前面所講的,關於淨土法門有幾點要義,需要特別注意。一、是本願力: 眾生的能生淨土,主要是依仗他力的慈悲本願。若但依自力,是不夠的。念佛的 淨土宗人,都推廬山慧遠大師為初祖,其實遠公的念佛,並不重在口念。由北魏 的曇鸞,道綽,到唐朝的善導大師,才發展為特重稱名的念佛法門。善導大師有 『觀經四帖疏』,重慈悲願力,重散心,以為持戒,犯戒,皆可往生。「普度眾 機,不擇善惡」,這話並不錯,經上也有十惡五逆可以成佛之說。這一派傳到日 本,發展為真宗,既然善人惡人皆可往生,念佛不分在家出家,所以索性娶妻食 肉,主張棄戒定慧等聖道,而專取本願。由於專重他力的阿彌陀佛願力,所以進 一步以為,只要信,當下即為阿彌陀佛所攝受。索性平時不要念佛,不需念到一 心不亂;以為一信即得往生。這在中國的淨土行者,覺得希奇,其實還是遵循中 國傳去的老路子,只是越走越遠,越遠越小,鑽入牛角的頂尖而已。依佛法本意 說,生極樂世界,特重他力。若說連戒等功德都不要了,那淨土又何以有三輩九 品之分呢?九品的劃分,就依聖道為標準。五逆十惡者,生淨土也只是下品下生 [P120] 。平素孝敬師長,勤行施戒,修學定慧,悟解空義的,才能生中品以及上品上生 。我在『淨土新論』中說:如荒年糧食奇缺,吃糠可以活命,但到了豐年,應該 以米麥活命,若是硬要說吃糠為最好,其餘的都不要,這豈不成了狂人!但念一 句阿彌陀佛而往生,是為十惡五逆,而臨近命終人說的,猶如遇到荒年教人吃糠 ,是不得已的辦法。你既不是十惡五逆的地獄種子,又不是死相現前,平時來學 佛念佛,怎麼不隨分隨力的修集功德?怎麼不在彌陀誓願的攝受中,勤行聖道? 至於說只要信,不念佛而可往生,更是莫明其妙。如掉在海中,只想別人救他, 而不伸手拉住救生圈和繩索,試問如何可以登岸?不念佛何以得一心不亂?何以 能與佛願相通?撒除眾生自心障礙,與佛願相應,佛說就是念佛到一心不亂。信 彌陀願力,而不信接受彌陀願力的方法,真是可笑。放棄自力,不是別的,這只 是發展於神教氣氛中的神化!
第二、我講的淨土法門,多是依據印度的經論,並不以中國祖師的遺訓為聖 教量。照著經論的意趣說,不敢抹煞,也不敢強調。所以與一分淨土行者,小有 [P121] 差別。如易行道,不是橫出三界,容易成佛,而是容易學容易行,辦法比較穩當 。其實易行道反而難成佛,如彌勒佛;難行道反而易成佛,如釋迦佛。所以『阿 彌陀經』說:能於穢土修行一天,勝過淨土久久。又如淨土的特色在依他力而得 往生。然往生並不就是了生死,這在專以念佛為了生死的人看來,不免心生不忍 。其實,這並沒有貶低淨土法門的價值。
第三、雖有三根普被之說,而淨土念佛法門,主要在為了初心學人。有類眾 生,覺得佛法太深廣,太難行,以一生的時間修學,教理上還是漫無頭緒,悟證 既難,而菩薩的難行,更加不能做到。忽忽一生,死到頭來,也不知來生究竟如 何?對這類心性怯劣的眾生,所以有易行道,勝方便的淨土法門。如『大乘起信 論』說:「眾生初學是法……其心怯弱……娑婆世界……信心難可成就……如來 有勝方便,攝護信心」。這些心志怯劣的眾生,不敢擔荷如來家業。雖學佛多年 ,還在愁眉苦臉中過活。有以為佛教沒有神教好,因信得救,何等簡捷了當?聽 到三世輪迴,便自前途茫茫,覺得一切不能把握,信心發生動搖,容易退墮外道 [P122] 。為攝護這類初心的眾生,所以說勝方便的淨土法門。這是念佛法門的所被的主 要根機。一到淨土,即使下品下生也可慢慢向上修學,得到成佛的結果。這是淨 土法門的妙用,妙在往生必能「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說是佛法中 的保險法門,保險不會走錯路子。也可說是留學法門,娑婆世界難行苦行,成佛 度生,有點不敢自信,生怕途中退失,前功盡棄,生淨土就好了。這如本國教育 水準低落,設備,儀器,圖書都不充足,不及外國學校的好,所以有留學之必要 。到外國學,各樣條件具足,學業容易成就;學成以後,回來貢獻祖國。這如淨 土的修學一樣,修學到悟無生忍以後,然後倒駕慈航,回入娑婆世界,救度眾生 。小乘專重己利,所以有很多的阿羅漢出現。禪宗專提向上一著,所以也有很多 的祖師出現。可是大乘法門,太深太廣,不容易為一般所完滿信行。印度的大乘 既興,淨土法門的簡易,就由此而大大的宏揚起來。淨土法門的好處,就在簡易 平常。如說得太高了,怕不是立教的本意吧!(常覺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