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教授



開示:薩迦法王
重點摘要

大多數的人,縱使他們期望得到快樂,但因為無明,實際上卻製造了更多痛苦的因
你永遠無法以普通的方法找到真正永久的快樂。唯一能夠真正克服痛苦找到快樂的方法,就是修持佛法。
佛法指的是能夠改變或調伏自心的方法。




以究竟的立場來看,眾生的本性和佛的俱生智是一樣的
我們都是眾生,我們的業風及煩惱往那裡吹,我們就往那裡去,完全沒有選擇的自由,所以我們要努力修持佛法。
這個修持是一切修行的基礎,也是一切功德的基礎,這個方法就是「持戒」,簡單來說就是止惡行善。如同大地是一切情器世界的基礎,能夠持守好的戒律就是一切功德的基礎。
透過聽聞佛法,我們才能增加智慧,得到智慧之後,我們就會知道痛苦如何產生、從什麼地方產生,就會知道快樂是如何得到,是什麼樣的因使我們獲得快樂。
佛法有初善、中善、後善,
初善的意思是你知道錯誤如何產生,所以當煩惱生起時,你就可以對付它。
我們所經歷的一切痛苦都是從自己的煩惱產生,這些煩惱就是貪、嗔、癡、慢、疑…等等。
聽聞佛法之後,你會了解到什麼樣的原因產生痛苦與錯誤,你就會想辦法去壓制產生煩惱錯誤的原因,所以我們稱它為中善。
唯一能去除煩惱串習的方法就是 meditation──止觀或打坐,廣義來說也可翻譯為「修持」。
止觀這個修持最終能把煩惱整個連根拔除,如同把樹的根挖起來,樹就不可能再生長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後善
真理的基礎有二,因此我們的修行方式也有兩種:「方便」與「智慧」。所謂「方便」就是從發起悲心、慈心、菩提心開始,進而修持佈施、持戒、忍辱…等等來積聚資糧。這些都非常重要,如果沒有足夠的功德資糧是無法證悟實相的。
要證悟智慧就要有足夠的功德,而要有足夠的功德又必須要靠智慧的幫助,因此說智慧與方便二者是同等重要。
要證悟智慧就必須經過止觀的修持
修止的五種過患一是懶惰,第二是忘失,第三是不正知,第四是不對治,第五是過份對治
在修止的第一個階段,你會發現你的妄想越來越多,其實不然。你的妄想一直都是那麼多,只是平常受到外界的干擾,完全無法意識到自己有如此多的妄念。許多人因此感到失望,甚至放棄修止,這是很可惜的。相反地,上座之後發現自己有很多妄念反而是一種進步
「觀」就是了解事物的究竟本質,去思考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現在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等等的問題,其中最高的思想就是龍樹菩薩所教導的中觀。
所謂「中觀」是離於一切邊見。只要你有執著,就不會有正確的見地。倘若認為一切現象的本性就一定是如此或如彼,那麼在中觀的見地裡,這就稱為「執著」。
雖然一切「法〈編按:現象〉」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顯現,但是這些都是因緣所生;當有一個因生起,而緣在此時也剛好出現,就會產生現象。
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我們以前的業與串習在適當的時空背景下組合起來形成了我們的生命。
一切現象都是緣起,也都是經由比較而產生。長與短是相對緣起的現象,沒有一個真正叫做長或短的東西。
一方面累積功德資糧,一方面積聚智慧資糧,二者齊頭並進,即可證得究竟的佛果。

本文

一、                        尋求快樂的方法


生而為人,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事情發生,而每件事情都有着不同的處理方式。每一個人都希望遠離痛苦、獲得快樂,但是大多數的人,縱使他們期望得到快樂,但因為無明,實際上卻製造了更多痛苦的因;他們想要脫離痛苦,但實際上的行為卻是摧毀快樂的因。因此,我們都深陷在輪迴的幻象中,承受很多很多的痛苦。大家都想找到真正的快樂,也都在努力尋找,但是不管多麼努力去尋找,你永遠無法以普通的方法找到真正永久的快樂。唯一能夠真正克服痛苦找到快樂的方法,就是修持佛法。

梵文 dharma 這個字,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況中,有著不同的義意。但是當我們以 dharma 來稱呼佛法時,我們指的是能夠改變或調伏自心的方法。佛法之所以能夠改變我們的心是因為眾生皆有佛性。以勝義諦或以究竟的立場來看,眾生的本性和佛的俱生智是一樣的;但在相對的層次上,眾生和佛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大部分的眾生都陷溺在煩惱和業裡面,所以看不到事情的真相,看到的都是幻象,因此經歷到很大的痛苦。佛經由積聚功德與累積智慧資糧,去除了一切障礙;他不僅去除了障礙,更把障礙的根也拔除,使障礙不能再產生。當障礙被去除之後,我們的本性──佛性──也會自然顯現,證得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眾生和佛有很大的差異,有如天與地的不同。我們都是眾生,我們的業風及煩惱往那裡吹,我們就往那裡去,完全沒有選擇的自由,所以我們要努力修持佛法。


二、                        如何修持佛法



修持佛法有不同的層次、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一個方法是各個傳承,包括小乘、大乘、金剛乘,都共同使用的方法。這個修持是一切修行的基礎,也是一切功德的基礎,這個方法就是「持戒」,簡單來說就是止惡行善。如同大地是一切情器世界的基礎,能夠持守好的戒律就是一切功德的基礎。


有了好的戒律,下一步要做的是「聽聞佛法」。透過聽聞佛法,我們才能增加知識、增加智慧,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不正確的。得到智慧之後,我們就會知道痛苦如何產生、從什麼地方產生,就會知道快樂是如何得到,是什麼樣的因使我們獲得快樂。所以有這麼一個說法,佛法有初善、中善、後善,意即開始好、中間好、最後也好。

(一)、 初善

初善的意思是你知道錯誤如何產生,所以當煩惱生起時,你就可以對付它。具備了智慧之後,你就會了解到,我們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切痛苦都不是外力所強加給你的,也不是毫無理由地突然發生。我們所經歷的一切痛苦都是從自己的煩惱產生,這些煩惱就是貪、嗔、癡、慢、疑…等等。以上是初善。

(二)、 中善

中善是什麼呢?當你聽聞佛法之後,自己會去分析為何會如此?有什麼道理在其中?
經過分析,你會了解到什麼樣的原因產生痛苦與錯誤,什麼樣的原因產生功德。了解這些之後,你就會想辦法去壓制產生煩惱錯誤的原因,所以我們稱它為中善。佛法不但是在前面了知煩惱,還可以對治煩惱、壓制煩惱。在經過聞、思之後,我們就應該要實際去修持了。


煩惱雖然不是我們心的本性,但是我們的心和煩惱已經共處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所以一切的貪、嗔、癡、嫉妒…等等負面情緒非常容易生起,即或只是聽到一個字,也會使我們產生煩惱;這種長時間形成的習慣,我們稱之為串習。我們雖然知道煩惱是痛苦的原因,但是要真正去除煩惱還是非常困難。舉例來說,喝酒的人、抽煙的人都知道抽煙喝酒對健康不好,對靈性生活也沒有助益,但是已經養成這個壞習慣,要改變就困難了。所以唯一能去除煩惱串習的方法就是 meditation──止觀或打坐,廣義來說也可翻譯為「修持」。

(三)、 後善

止觀這個修持最終能把煩惱整個連根拔除,如同把樹的根挖起來,樹的根挖掉之後,樹就不可能再生長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後善,所以最後的結果也是好的。我們有了持戒的基礎,再經過聞、思兩個階段之後,最後要做的就是修持止觀。

三、                        方便與智慧


我們所說的真理〈中文稱「諦」〉有二種:一種是「相對的真理」,另一種是「究竟的真理」,也就是「勝義諦」。相對真理就是目前我們所看到、所經歷到的顯現。為什麼稱它「相對」?因為我們看不到究竟真理的狀況,只看到眼前所出現的情形。究竟真理〈勝義諦〉則指我們所看到、所經驗到的這些現象背後真正的意義。

真理的基礎有二,因此我們的修行方式也有兩種:「方便」與「智慧」。方便與智慧是同等重要,就像鳥在天空飛翔需要兩隻翅膀。我們若想成佛就必須方便與智慧兼備。所謂「方便」就是從發起悲心、慈心、菩提心開始,進而修持佈施、持戒、忍辱…等等來積聚資糧。這些都非常重要,如果沒有足夠的功德資糧是無法證悟實相的。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智慧,你也沒有辦法真正去積聚功德與資糧。因此這兩者是互補的。所以要證悟智慧就要有足夠的功德,而要有足夠的功德又必須要靠智慧的幫助,就好比你要看東邊的山頭就必須要爬到西邊的山頂才能看清楚,這是一樣的道理。因此說智慧與方便二者是同等重要。

想要知道如何積聚功德,很多書本都有討論,方法也不困難,用那些方法都可以累積功德。另外也可以用修儀軌等不同的修持方法來積聚功德,譬如受菩薩戒。接受菩薩戒是以儀式來接受戒律,它本身就能積聚許多功德。以上是有關積聚功德。

要證悟智慧就比較困難了,因為它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東西,也不是經由修持儀軌或是修法就可以獲得,它必須經過止觀的修持才能證得。想要在內心生起智慧,就得透過止觀的方法。止(Shamatha)就是安住,而觀(Vipashana)是內觀的意思。要修持證悟究竟的智慧,剛開始對我們而言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心有一連串的妄想,就如同一條河流,而且我們終日都在忙著這件事。我們的心處於這種狀況之下,所以不可能了解究竟的智慧。

四、                        止觀修持

(一)、   修止的五種過患

第一步我們要做的就是修「止」,讓我們的心逐漸沉穩安靜下來。止要修得好,首先必須知道修止的五種過患。一是懶惰,但懶惰不只是什麼事都不做。舉例來說,我們的心非常執著於世間法,放縱自己的心去接受外界的干擾,或者不把心放在修持這件事情上,這些都含括在懶惰之內。第二是忘失,也就是忘記修止的教授。第三是不正知,即使沒有忘記修止的教授,但是你不知道心的狀態,沒有認知到心所產生的錯誤情況。而心會產生錯誤情況最主要有兩個原因:昏沈與掉舉。昏沈是指心昏昏欲睡、非常不清明;掉舉正好相反,是指心不能安住於一處,它不斷追逐外在的干擾。因此若不能認知昏沈與掉舉,就
是我們所說的第三種過患。第四是不對治,你知道心是處於昏沈與掉舉的狀況,但是你放縱自己而不去對治它。第五是過份對治,過份對治會造成干擾,因此要適時、適量、平衡地對治,這才是一個好的對治方法。

以上所說是五種修止的過患,而這五種過患也有八種對治的方法。首先針對最主要的障礙──懶惰,有四種對治方法。一是要有信心,這裡所說的信心不是盲目的信心,而是指經過思考之後所產生的信心。先要知道修止能帶來什麼利益,了解之後才會產生真正的信心。二要努力去做。三要有熱忱,聽聞到修止的利益之後要真正去修持,修持之後便會獲得利益,如此一來你會更熱切地去修止。四是輕安,這是修止的結果。要對治第二個障礙--忘失,對治的方法是憶念,就是要記住修止的教授。第三是用正知去對治不正知,了知現在心的狀態之後,用正念去對抗它。第四是用對治來處理不對治,當你處在不正確的狀況時,要立刻加以對治。第五應付過度對治要用等持的方式,如同天平的平衡原理。
現在我們了解修止的五種過患,也知道八種對治方法,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正確地修持「止」。

(二)、 修止

一般來說,對於一個剛開始修止的行者,外境有個所依物會比較好,但也有人說不需要。通常我們會選擇佛像或花作為所依物,把它放在與我們眼睛同樣高度、距離約二英尺的地方。然後以最安適的坐姿,把自己的眼睛、呼吸與心都集中在這個目標物上,不要管這個目標物的顏色、形狀如何。就好像衣服破了,你補了一塊補丁,補完之後你就停在那裡,安住在那裡,不要再移動。我們就是用這種方法來修止。修止的時候,當有任何干擾出現,例如人、聲音或其他事物,我們的心就跟著跑了。所以當我們發現或認知到這種情況時,要馬上把心帶回你專注的目標物上。對一個初學者來說,因為我們的心無法安住在一個地方很久,所以剛開始修的時候,每次上座的時間要短,但上座的次數要多。過了一段時間熟悉之後,就可以把每一座的時間加長,座的次數減少。

在修止的第一個階段,你會發現你的妄想越來越多,其實不然。你的妄想一直都是那麼多,只是平常受到外界的干擾,完全無法意識到自己有如此多的妄念。所以一上座之後,通常第一個感覺就是發現自己的妄想比以前增加很多。許多人因此感到失望,甚至放棄修止,這是很可惜的。相反地,上座之後發現自己有很多妄念反而是一種進步,所以這個時候不應該感到失望,而要更加努力地修止。慢慢地你的妄想會逐漸減少,心也會越來越安定,最後你就可以非常專注在修止的目標物上,而不會受到絲毫的干擾。我們只是專注在目標物上還是不夠,第二個步驟是要有「明」。若能做到專注與清明二者兼俱,就有了修「觀」的基礎,也就可以開始修觀了。

(三)、 修觀

「觀」就是了解事物的究竟本質。一般眾生似乎不是很在乎這點,不論生命中發生什麼事就隨之起舞,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過日子;但是一些比較有智慧的人會去思考,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現在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等等的問題,而開始思考之後,就會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理由、邏輯,也會衍生出各種哲學式或宗教式的答案。諸如此類的答案非常多,在印度就發展出大乘、小乘各種不同的宗派,其中最高的思想就是龍樹菩薩所教導的中觀。

所謂「中觀」是離於一切邊見。譬如一個東西它是存在或不存在、或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或既不存在又不不存在…等等,有這些各式各樣的邊見。當你有邊見的時候,這種邊見的本身就是一種執著;只要你有執著,就不會有正確的見地。中觀的意思就是離於所有的執著。倘若認為一切現象的本性就一定是如此或如彼,那麼在中觀的見地裡,這就稱為「執著」。真正的真理是離於言說、離於形象,只有那樣才是真正的真理,因此真理是毫無執著。當你有一點點的執著、邊見時,就不是正確的真理。那麼究竟的真理〈勝義諦〉是什麼?它是離於一切自性,沒有任何本性。雖然一切「法〈編按:現象〉」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顯現,但是這些都是因緣所生;當有一個因生起,而緣在此時也剛好出現,就會產生現象。這種現象對我們而言就是一種顯現,但是這種顯現毫無本性,離於本性才是究竟的真理。

舉例來說,我們家裡的電視機,當我們打開時就會有影像出現,這需要很多因緣的配合--要有螢幕、電線等等零件,而這些零件也都必須在可運作的狀態下才能使電視機產生作用;只要有一個小零件故障,影像就不會產生。同樣的,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我們以前的業與串習在適當的時空背景下組合起來形成了我們的生命。

一切現象都是緣起,也都是經由比較而產生。譬如長與短的概念,一個東西長是因為它與短的東西比較而來,假使它和比它更長的東西比較,它就變短了。在佛教哲學的辯論中常常會提到,若一個東西是長的,它的本性就是長,那麼它應該在任何時空背景下都是長;但是我們找不到任何東西有此特性。當一個東西和比它更長的東西作比較時,它就是短。所以長與短是相對緣起的現象,沒有一個真正叫做長或短的東西。我們就是用這種方法來修持究竟真理。

一方面累積功德資糧,一方面積聚智慧資糧,二者齊頭並進,即可證得究竟的佛果。

五、                        問與答


問:請問什麼叫分析?要如何分析?

答:佛陀非常重視分析,他的教授中提到:「你不應該聽到我說什麼就都相信,而是要去分析我講的內容對不對。」譬如你要買一塊黃金,你會用燒、鍛等方法來檢驗,確定它真的是黃金才會買。所以你要分析佛的教法。佛說一切現象都是無常、有漏皆苦〈一切的煩惱都會帶來痛苦〉,這些都是佛陀的教法,你應該要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去分析考驗它,覺得正確了再去接受。

問:是不是我們心中有快樂與不快樂情緒產生時,我們都要去分析它?

答:是的。

問:有些教法說修止〈打坐〉時眼睛要張開,有些則說要閉起來。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張開眼睛時,心就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眼睛為什麼和心會有關係?我們又該如何避免心受到外界的干擾?

答:我們的五官也就是佛法所說的五根,它們實際上就像是不同的門,眼睛用來看,耳朵用來聽…。這五根的每一根都有識,例如眼根就有眼識與之相連,進而產生作用,所以眼睛的主要對應就是一個形象。這五識都必須連結到另一個識,即第六識--意識,才能發生作用。而這每一根又都有妄想脈在當中,所以很容易就會產生妄想。因此有一種說法,五根就是五個我們與外在接觸的器官,有一點像是不會說話但有眼睛的人。這個人無法說話,但是他可以接觸到外境、感受到外在的現象,而他無法用言語去說明解釋。我們的意識則像是個盲人,雖然沒有眼睛,但是會說話,他可以形容他所接觸到的形象。所以對一個初學者來說,放一個目標物在前方,用眼睛看著它,這是比較好的方式。剛開始時眼睛閉着不太好,但是若完全張開干擾又會很多,所以把眼睛集中在一個目標物上才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問:在分析自己的心理狀態及情緒之後,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去修持自心?

答:大致上來說有二種修持方式。一是分析修,或稱觀察修,修持時去分析為何一切現象都是空性、理由是什麼…等等,一直不斷地觀察解析它;這是一種方法。另一種方法叫止修,當你不太受妄想干擾時,就直接安住在空性上,不要作任何的觀察與分析。
但是對一個剛開始的人來說,觀察修是比較容易入手的方式。等做了一段時間之後,妄想逐漸減少之時,再用止修安住的方法會比較好。

問:修止的每一座時間要多長比較好?

答:這要看個人的狀況。當你覺得有干擾產生而且身體也不太舒適時,就差不多是你個人的時間了。

問: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說「方便智慧」,有時候又說「慈悲智慧」呢?

答:其實在方便法門裡,最重要的就是慈悲,我們常說的慈心、悲心、菩提心等都是慈悲。
但慈悲最重要的是要有悲心,一旦有了悲心,其它的也都會慢慢俱足;倘若沒有悲心,其它的也會喪失殆盡。所以「方便智慧」亦稱「慈悲智慧」。方便就是我們所說的積聚功德資糧,智慧是積聚絕對的智慧資糧。

問:法王提到,我們修止會得到快樂,可是我似乎沒有得到快樂,我只是感到恐懼減少了。有時在我修止的過程中會有哀傷的情緒出現,為什麼會如此?

答:恐懼減少了,相對的,快樂就增加了。在修止的過程中,哀傷情緒的出現是正常的。因為這時你發現,眾生都陷溺在輪迴的痛苦中,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哀傷自然就會產生。

問:我有哀傷的感覺,而且也不太舒服,這時我還要繼續修持下去嗎?

答:對。這是修止的早期徵兆,應該要持續地修。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會慢慢改善,最後你一定會找到真正的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