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圖(彙整版)


十牛圖頌,可以算是較為明確地指出了一個禪者,由修行開悟而再入世化眾的心路歷程。由於各人所悟的深淺不同,他們所道出的悟境也自不同,所以雖皆可作為通向悟境的指路牌,並不一定能夠看作悟境的終點站。在一無憑藉、又無法想像的情形下,讀誦、講解那些古代大禪師們的文字,仍然極其有用。《禪的體驗禪的開示》法鼓全集光碟版 (04-03, p. 95, 13)






廓庵禪師
聖嚴師父
  地印法師
一、
尋牛
忙忙撥草去追尋
水闊山遙路更深
力盡神疲無處覔
但聞楓樹晚蟬吟


(尋找自性)
      --佳彌
在這階段的修行者是很苦悶、很急躁的,往往會發現比未修行時的煩惱更多。
天涯海角遍參尋,
心外求法不識真,
日暮關山無處覓,
亂雲堆裏自沉吟。

心生萬法,眾生不識自家本性,茫茫外界撥草追尋,離家但是越來越遠。心法無相,著相而求了不可得,生命萬相中但自返心觀照,一時得聞風嘯蟬吟,恍惚似悟。
二、見跡
水邊林下跡偏多,
芳草離披見也麼?
縱是深山更深處,
遼天鼻孔怎藏他?


(發現自性)
見跡──圖中的人,漸漸地發現了他的那條自性牛的足跡此係吾人在看經聞教,依經解義之後,確信自己必有尚未發現的佛性在,更會從修行之中,感覺到自己決定有開悟見性的可能

這是說在水邊林下苦修苦參之後,時斷時續的妄想心,漸漸平靜,便相信自己在妄想心完全斷絕時,自性之牛,定然顯現。
依經解義了迷途,
修禪修淨跡似露,
心若攀緣隨他去,
柳絮風飄秋萍浮。
精進修持,遍覽群經,禮善知識,聞法悟理,知心無相而解其相。明心為萬法之根源,體萬象皆由緣起,境無好惡,好惡由心,境雖萬千,皆依一心。然理雖似悟,定功未深,瞥爾隨境攀緣,好惡之心自顯,真妄難分,隨境漂浮,不能自己。
三、見牛
黃鸝枝上一聲聲,
日暖風和岸柳青。
只此更無回避處,
森森頭角畫難成。


(看見自性)
這是說,妄想雜念漸少漸滅,心念寧靜,漸漸清明,所以毫無疑竇地自信已見到了自性之牛;但對這條心牛的面貌,尚無法清楚地看得分明,而且隨時尚有再度被它走失的可能。
終日尋春不見春,
春在枝頭已十分,
暗夜平地一聲雷,
驚見花蕊顯繽紛。

依權得實,始知權不離實,離權無實。見色聞聲,心本現成,迴避不得,求之不得,精進修持,自然得入。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悟了,黃花綠葉盡是法身,一切現成;證得,行住坐臥不離本尊,夜夜同眠。
四、得牛
竭盡神通獲得渠,
心強力壯卒難除。
有時纔到高原上,
又入煙雲深處居。


(證悟自性)
(斷分別我執)
圖中的人,已把繩索,牽住了牛;但是牛性還是很野,企圖著掙脫牛索的控制,所以牧牛人必須加以鞭策和調伏。這是說修行者雖已親自證悟了自性的全體,但其由於煩惱的習氣以及環境對他的誘惑與影響,依然存在,唯恐再度回復到未悟之前的情況中去,所以要更加精進地策勵用功。
這是說,用盡了氣力來修行,好不容易總算是開了悟,見到了自性,但是仍有強大的煩惱潛力,一時間不易清除,好像是從煩惱的深谷之底,好不容易爬上了高山的頂上,有時候仍有煩惱的煙雲,籠罩到你的停身之處一樣。
本自現成何需調,
怎奈千年雪難消,
日日朝朝勤拂拭,
雲開月現光相交。

雖當下承擔便是,然千年積雪難消,心本現成,妄亦現成,時而清楚明白,時而迷糊不清;未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妄習成性,喜順惡逆,東西馳走,垢上加垢,非得勤加拂拭,始得鏡上塵消,照用無礙。

五、牧牛
鞭索時時不離身
恐伊縱步入埃塵
相將牧得純和也
羈鎻無抑自逐人


(善護自性)

如果不能以戒慎恐懼之心,來照顧自己已經得到的悟境,很可能仍會回到舊日的煩惱之中;如果把自己已得的悟後心境,照顧得很好的話,戒律的規定與禪定的功力,便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修行者的日用物了。
長養勝胎藉此身,
藉事煉心勤洗塵,
塵去鏡影隨緣現,
心本清淨自由人。

靜中養成、動中磨鍊,時刻回光返照,鞭索時時不離,以覺照護念此心,不令隨境攀緣,念起即覺,覺之即離,日久功深,雖入花叢,片葉不沾,即是清淨自由人也。
悟得此理,則知修行重在調心去習;假使不了,執著「念佛」只在求生西方、「坐禪」在得定生天、「持咒」在得感應、拜佛是消業障、誦經是求福報,反成法執,甚至執己為勝、毀謗他法。若明此理,則知法法平等,均是牧牛法門,都是要調伏此心。
調心之要,首在明理,依理觀心,念起即覺,覺之即離。修行實不離五蘊六塵的日常生活,於根觸境生心之當下,觀到自己的無明,清楚的觀到自己的貪、瞋、癡,妄心受制,習氣不減自減。
日久功深,妄心已自迴首返照,不再一意向外攀緣,剛強習氣漸趨調柔。向上一著,心自馴伏任運相隨,不需作意不起無明,安住當下不隨境轉。
六、
騎牛歸家
騎牛迤邐欲還家,
羌笛聲聲送晚霞。
一拍一歌無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自性空明)
騎牛歸家──圖中的人,騎在一條已經馴服的牛背上,將牛索輕鬆地繫在腰間,雙手拿著橫笛,吹奏著悠閒的牧曲。這是說明經過一段時日,做完調心的工夫之後,煩惱妄想,已經完全被修行者調伏,心頭不再有染污的妄念蠢動,乃是一片純和明朗的景象,漸漸地要回到純淨無染的心境中去了。

修行者到了這個階段,漸漸地走向不生不滅的自性的老家,一路上心中明明白白地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身心和自然環境的存在,那些經過五官而被他感受到的每一種事物,無不充滿著用語言所無法形容,也不必用語言來描述的佛法的深意,真是有情無情皆吐廣長舌相,有聲無聲無非天鼓妙音。
綠水青山處處家,
朝翔白雲暮遊霞,
幾多風雨任由他,
雨後天清掛新牙。

未調之時,一拍一歌盡是攀緣,緣起無限的生滅與悵惘。自在以後,一拍一歌都是禪機,舉手投足都是神通妙用。
聖者的心境:境只是境、境因緣起、境不引心,心不再為習氣所牽絆而得自在。
心與境和諧無礙,同歸自性不二之家,心、性不二,本自清淨,所謂隨緣不變是也;萬物任運隨緣而起,心境無礙、心性不二,順逆自在、好惡相忘。
七、
忘牛存人
騎牛已得到家山,
牛也空兮人也閑。
紅日三竿猶作夢,
鞭繩空頓草堂間。


(自性空顯我執)
圖中的人,已經回到自己的老家,忘卻了他曾經騎過的牛,非常自在舒適地坐了下來。也就是說,修行者到了這個階段,已經住定,無煩惱、無是非、無妄心可調,那個可調的妄心已經不見,真的已到了《六祖壇經》所說「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的程度。此時,煩惱心沒有了;沒有煩惱的那個人,他雖已經沒有外境和內境的分別,也沒有煩惱和菩提的執著心,但他尚清清楚楚地覺得有個主觀的自己存在。

自性本來清淨,一旦妄想心消失之後,清淨的自性立現,既是絕對清淨便無一物可見,所以當自性呈現之後,自性這樣東西是不可名狀的,因為普遍地存在於內及外,正如魚在水中,不覺有水,人在空氣中,往往忽略了空氣的存在。此時無妄心之牛可牧,所以變成了心中了無一事可做的人。
飢來吃飯睏則眠,
無修無證恁麼閒,
清風白雲相伴住,
全身就在天地間。

捨方便而入真實,如純金脫礦、明月離雲,體悟即權即實、心性不二;就萬象之森然,體心性之寂然,人牛一如,即心即佛,心佛眾生,名異體一;但無心於萬物,不妨萬物相伴,橫超物外,一切天成。

八、
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盡屬空,
碧天寥廓信難通。
紅爐焰上爭容雪,
到此方能合祖宗。


(除執自性更明)
(斷俱生我執)

這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階段,沒有信息可以互通,因為根本用不到心思度量,也無法用心思度量來表示它和說明它,名為不可思議的境界。
一鎚擊碎太虛空,
一處纔通處處通,
身空心空漆桶落,
無有一語顯真宗。

世間萬象,緣起無性,心因緣有,不起取著;未有無境之心,曾無無心之境。如夢見物,似能見所見之殊,其實同一虛妄,都無所有。心境俱空、人法雙亡,本無一物,何處塵埃。
畢竟空中無戲論,非心非佛哪有佛;有佛無佛,一并打落,言語道斷、心行路絕;無智無得,無修無證,生死涅槃,平等如幻。但以不住一切,無執無著,而為道行。紅爐烈焰,不容片雪,泯絕無寄;目視雲霄,妙高峰頂,不許商量。
九、
返本還源
返本還源已費功,
爭如直下若盲聾。
庵中不見庵前物,
水自茫茫花自紅。


(成就佛道)
圖中畫著一塵不染的翠竹與黃梅、青山及綠水,表示從絕對統一的定境,返照現實的生活,心雖不動而智力湛然明澈,朗照一切而不為任一事物動煩惱心。春來百花爛漫,秋到千山紅葉。月白風清,心如明鏡,映照萬物,而不變其清淨的自性。一切萬物,亦無非是本然清淨的諸佛法身。





白雲明月笑相通,
萬水千山一色同,
若問過客歸來旨,
花開花落水流東。
自性本淨,真空妙有;本自具足,能生萬法;萬法隨緣,緣起性空;法爾如是、本不生滅,不起分別、猶若盲聾。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體離斷常,性非淨垢,湛然圓滿,凡聖同齊,應用無方,離心意識。三界六道,唯自心現,任運瀟灑,不假造作,源源不盡,自在享受。
諸法諸行是世間法,非是虛無,不可捨棄;諸法諸行是緣起性,無有自性,不可取著。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
十、
入鄽垂手
露胷跣足入廛來
抹土塗灰笑滿腮
不用神仙真祕訣
直教枯木放花開



(利益眾生)

這完全是一幅表現天真自然、灑脫自在、不拘形式、不著俗儀的神通妙用的圖畫,脫俗而不厭俗,入俗而不著相,
充滿了大解脫、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的活力。禪宗不以一般所說的神通為然,但是你如一旦能從煩惱的束縛之中,得到連根拔除的大解脫之時,不著一切人我、善惡、凡聖、染淨等的分別相之際,心得自在,身體也會自在,身外的一切也會由你自在地轉變它們,所以,頑石能夠點頭,枯木真會開花。這不是神仙的咒術,也不用神通的祕訣,僅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


火裡木牛耕白雪,
雲中石馬舞春風;
垂手殷勤無所作,
願使群生眼盡開。

啟悲心、運方便,菩薩以真三昧遊戲人間,十字街頭任瀟灑,無礙自在化群生,和光同塵、應機而轉,難行能行、作而無作,清淨圓妙之心,無動於喧囂雜染之境,享受舉手投足、一切只為眾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