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摩二入四行觀詳解(一) ~~~~~~~~
佛法是心法,要如何去契悟佛心呢?
契悟的道理有很多,但如何從眾多的道理中
找到扼要、簡明而又是正法的道理呢?
達摩祖師開示的「二入四行觀」,便是契悟佛心的妙法。
若能時時刻刻以其中的道理來反照自心,融會貫通,
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則行、住、坐、臥無一不是佛法,
此生一定能得解脫。
~~~~~~ 達摩二入四行觀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
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
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
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
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
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
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
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
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
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
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
緣盡還無,何喜之有?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
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
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
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
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
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
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
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
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吝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
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
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
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 達摩二入四行觀詳解(二) ~~~~~~~~~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楞嚴經》說:「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可以悟道,
但擇其心要,「不出兩種」,一是理入,一是行入。
~~~~~~理入
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
什麼是理入?由理上悟道。
修行總是要有個入處,總是要藉個方便來悟道,來契悟這念心。
「藉教悟宗」,教是教理,就是經、律、論三藏,
一切大乘、小乘、顯密教法。藉這些教理來悟宗。
何謂「宗」呢?
所謂「萬法歸宗」,宗即是心,悟我們這念心。
怎麼樣才能藉教悟宗?要「深信含生同一真性」。
人人都有佛性,就是同一真性。
既然這念心人人都有,為什麼得不到受用?
「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
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所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什麼是客塵?妄想、煩惱就是客塵。
我們的妄想,想東想西,患得患失,作不了主。
打妄想這念心,塵勞境界這念心,就是客。
假若能夠捨棄妄想,回歸真性,去除客塵、妄想,
就可以返本還原,回歸自己的清淨法身。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念心了了分明,
聖也不是,凡也不是,凡聖等一,凡聖都在這念心中。
這念心起了分別,起了妄想,就是凡夫;
這念心如如不動,聖也不想,凡也不想,就是凡聖等一,平等不二。
明白了這個道理,堅住不移,這就是修行。
六祖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即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這念心一想到善、想到惡,就是分別;
現在這念心善也不想、惡也不想,寂然無為,
不但不動,而且要了了分明,此是真正無為。
這些都做到了,「名之理入」,與真性之理相契。~~~~~~~~
~~~~~~~~~ 達摩二入四行觀詳解(三) ~~~~~~~~~
~ 行入 ~ 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
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 四種方便的入道行門
行就是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說你自己的身、口、意,
面臨著生活之中的實際境界來臨的時候,生命是用怎樣的態度,
怎樣的心態,來真實面對這些問題。
所有八萬四千行門通通包括在這四種行門當中。
云何報冤行?
今生苦惱的原因,是過去所造的惡業如今成熟了,
惡業成熟了,當然要受果報;然而果報受後,業障自然就消除了。
這個道理如果能通達、明瞭,自能生覺照之心,
心不再隨境轉,沒有苦惱、沒有取捨,
隨緣消舊業,不在造新殃,
當下這個心就與真理相應,得到解脫。
也就是說,能體悟到 面對不如意的境界,
心中當無苦無憂,就能與道相近,進入真性。
依據上面所說的道理去觀照,日常生活當中能做到──
逢苦不憂,自能消除業障、化除是非,
把「冤」轉成了同參道友、法親眷屬,就能夠彼此容忍與和合了,
這就是轉識成智,也是報冤行的道理。
云何隨緣行?
宿因所感,緣盡還無,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眾生」是眾緣和合所生,
雖然有形象,卻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我」存在。
身是四大假合,心有生住異滅,
一切眾生本來空,本來虛妄,是業感所現。
眾生在過去造了善業、惡業,有了善惡的因緣,就是緣起;
造了善業就要受善報,造了惡業就要受惡報,
但善惡業都是緣起,緣起當然就是虛妄不實的了。
雖是虛妄不實,然而造了善惡業還是要受報,
善惡業夾雜,那自要「苦樂齊受」囉。
心有增減是眾生,無增無減就是聖人。
如果能夠了達透徹世間法,就能契入佛法。
前面所說的「報冤行」是忍,「隨緣行」也是一個忍,
能夠做到「忍心不動」,就與報冤行、隨緣行的道理相應,
就能成就聖道。
逢苦不憂,遇樂不喜當下的這念心,就是聖心、就是解脫、
就是出世、就是淨土、就是聖人。~~~~~~~~~~~~~~~~~
~~~~~~~~~ 達摩二入四行觀詳解(四) ~~~~~~~~~
云何無所求行?
智者悟真,安心無為,理將俗反,止想無求。
這念清淨心是不假外求的,
所謂:「外無所求,內無所得」,指的就是這一念無求的心。
世間人追求財色名利,因此在生死苦海中輪轉不息;
要想得到解脫自在,就必須修習「無所求行」,
放下對世間假相的追求,如此才能與道相應。
無為之道、解脫之道,和世間人所貪愛的,是不同方向的。
世間人求名求利,修行人看破名利,
世間人求有為的功成名就,修行人看破放下的安住於無為法上,
這就是理將俗反,與理相應。
心安住於無為法上,身形還是隨著外面的環境在運轉。
一切諸法緣起性空,一切法皆無自性,
「修一切善法,不執著一切善法」,
到最後沒有一法可得,無苦無樂。
世間上的一切都是相對的,
功德與黑暗是互相消長、如影隨形的;
有正必有邪、有善就必有惡。
善法、出世法,假若執著,那就成了福德;
福德過去了就是黑暗,福德沒有了就要墮落。
因此,不但惡法要遠離,善法也不要執著。
《金剛經》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佛所說的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法,這些都要捨掉,
好比坐船到了目的地即要把船捨掉。
非法指的是貪著世間上的名利、
財色及是非、怨親、憎愛…等,這些更要捨掉。
想想看,功德都不貪著,怎能再去造惡業呢?
善法不執著,惡法更要遠離。~~~~~~~~~~~~~~~~
~~~~~~~~~ 達摩二入四行觀詳解(五) ~~~~~~~~~
云何稱法行?
性淨之理,眾相斯空,為除妄想,修行六度。
在修行當中,從外面種種的加行、戒行,
到達最後持戒沒有戒相可得,修行沒有能所可修,
做了功德也修無相功德,這樣的由事到理就是無為法。
無為法,什麼人我、是非、佛魔、凡聖……都安不上去,
所有的一切名相、形相,到這個地方統統都化為空有,
這個地方就是實相、空性,也就是佛心。
這個沒有著落的地方,沒有彼此,有彼此就是對待。
不但無彼此,也無大小、善惡、染淨,
什麼都不著,也染不上去,不能有一點點的形相存在。
將此性淨之理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返觀覺照,
行住坐臥不離此心,就是「稱法行」。
~~~~~~ 法無眾生
佛經上說:眾生本來就是空性,那裏有個眾生?
假如我們度眾生,執著個眾生,在八識田中就有個眾生相現出來。
眾生相現出來了,就是有為法,
屬於生滅、識心,與性淨之理不相應。
性淨這個地方是──無有眾生、一法不立的。
如果執著有個眾生,我們這一念心就被「眾生」染污而有了塵垢。
一切法都是緣起,都是空相,無論是有情、無情都是緣起。
既是緣起就無有我,沒有一個主體,都是虛妄的。
~~~ 信解此理,稱法而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捨施。
釋迦牟尼佛在《悲華經》說:
「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個地方不是我捨身命的地方」。
布施就是捨除慳貪,甚至連生命也可以布施出去,
這樣子的把自己的慳貪心統統施捨掉。
修行需要智慧,沒有智慧,很難解脫我、我所的執著。
我及我所的執著都是塵垢,
因為這些塵垢使得我們的這念清淨心無法現前。
一取相就變成了福德,不取相才是真功德!怎麼說呢?
見到性淨這個清淨的一念無為法,才是真功德,
性淨是本具的,這個真功德不管是此生、來生,
生生世世都是如此,而且廣大沒有邊際。
雖然法是空寂無相,但也不妨礙有相,
只要我們一取相,無相的功德就成了福德。
發菩薩心、修菩薩行,必須要有福德,
如果缺少福德,所修習的一些法門就沒有辦法成就,
而福德就在眾生的身上,修善法就是福德,
修了善法而不執著善法,就是智慧,也才是功德。
有了福德與智慧,自利又能利他,
這就是大乘法門,它能莊嚴菩提之道。~~~~~~~~~~~~
~~~~~~~~~ 達摩二入四行觀詳解(六) ~~~~~~~~~
自行利他,嚴菩提道,為除妄想,修行六度。
修六度應該明白般若的道理,知道三輪體空的道理。
六度波羅蜜的每一度都必須具備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就是無能無所、就是緣起、就是性空,
有般若波羅蜜才是屬於解脫、智慧,才能達到性淨之理。
性淨就是中道、就是實相、就是般若 ── 實相般若。
持戒的目的是在自我約束、反省及自我的提升,
去除自己的習氣、我慢及無明。
用戒時時刻刻的反照自己的心,使心清淨,
心清淨了不能還執著個「戒」。
持戒的目的不是拿戒去衡量別人,那就違反了戒的本意了。
靜坐的目的是在使自己心性清淨,
不管是行住坐臥,性淨之理統統都現前。
在靜坐時有任何境界,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不生執著,性淨之理時刻現前,就不會起我慢、貢高了。
我們的妄想實在很多,一坐下來,就是人我、是非,
想東想西,患得患失,什麼也無法看清楚。
為了對治、去除我們這麼多的妄想,所以必須修六度波羅密。
修了六度波羅蜜後,還要不執著六度波羅蜜,
為什麼?
假如起了「我現在修六度波羅蜜,他們都不如我!」的想法,
那就人、我、眾生、壽者四相統統現前了。
四相一現前,在日常生活當中處處都是障礙。
古人說:修行要從這一念心上去修,不能逃境以安心。
有了人、我等四相,就會覺得這個世界都是很麻煩的事情,
想要找一個清淨的地方,卻又始終找不到。
反省、觀照我們這一念心,觀照我們的身口意,
一直達到性淨這個道理現前。
性淨,在佛法上講就是心性。
佛經的道理很多,把它歸納起不外乎:一個是事,一個是理。
把事歸納起來明白的說,就是因果;理,進一步說就是心理。
掌握了這兩個原則以後,做什麼事情就能無往不利。
修行,無論是世間、出世間,都要有因有果,從因上去努力就是事。
由於我們從因上的努力,最後達到「理」,使我們的心性現前,
得到解脫了,修行所追求的就是這個地方。~~~~~~~~~~~~~~~~~~~~
~~~~~~~~~ 達摩二入四行觀詳解(七) ~~~~~~~~~
「藉教悟宗」
在此很明確的是主張由「教理」悟入「宗門」的。
達摩祖師主張通過對教理的通達以了悟真性,
這是對第一義諦(勝義諦)的道理先有了正確認識,
再依教取證的直接證悟方法。
《楞伽經》說:「宗及說通相,緣自與教法。」
「說者授童蒙,宗為修行者。」
「說通」是啟蒙初基學者,對於佛法理論的認識;
「宗通」是修行人依所認識的理論為基礎,
以個人的操作方法,達致自悟自覺聖境之法。
藉教悟宗包含了《楞伽經》「說通」「宗通」兩方面。
達摩教示另一門徑為「行入」,
不同於深研教理及以凝住壁觀的修證方式以悟宗,
而是透過生活中面對境界的觀修及實踐佛陀的教導,
由行持入門,來徹悟宗法,這又是同由教理入門,
以行持引導,功行日久,最後通達法性的方法了。
由前面的報怨行觀逆境無怨隨緣盡、順境無喜隨緣無、
安住無為無所求,由順逆因緣,觀業果緣起,
漸漸於生死果報遠離了希求,
最後所行完全符順於法性的道理,
達到了於一切有為、無為法皆不取相,
無所沾黏執著,現證心性本淨。
這是由行門入手,達致證悟的方便。~~~~~~ 嘉瓦仁波切
「教證二法」具體的內涵:
「佛的教法中,三藏是屬於教正法,三學是屬於證正法;
三藏要透過聞思而去執持,
三學則是透過修行而在此心獲得證量。
換言之,「解」、「行」是守護及弘揚佛法的兩大要項。」
聞思經、律、論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學,解行並重,
可謂是對說通與宗通二者關係的最佳詮釋。
~~~~~~~~~~~~~~~~~~~~~~~~~~~~~~~~~~~ 十四世達賴喇嘛
理入與行入
國父說:「知跟行是合一的。」
真理要經過實踐、考驗以後,才叫真正的真理。
行入要有理入的認知,也就是正知見,作為生活的正確的指引;
理入須藉行入,要在生活的實踐之中,去顯現它真實的生命、
真實的價值,也就是把這個知識化成一種智慧的妙用。
沒有把這些所謂的修行,用在自己的生活上面去歷練,
用在自己的生命上面去體驗,就變成,雖然是個佛弟子,
可是,沒有真正的在學佛。
我們雖然欽佩世尊,禮敬他,但是,都是用一種攀緣的心,
祈求的心,貪求的心,貪戀的心,來禮佛、敬佛,恭敬三寶,
甚至於修習經典,都是出不了這些心,
這樣子的修行,已違背了正知見的理入,
完全沒有根據佛陀給我們的指導,而仍然用自己原有的凡夫心、
世俗心、生滅心來修行,那當然,怎麼修都不可能成就。
理入每人本具,如何用在生命?須有落實的修行,讓身心有力。
從生命的歷練裡面,去把這些佛陀寶貴的言教,
從自己的理解,化作生命的實踐,然後變作真正的智慧,
那才叫作真正的修行。~~~~~~~~~~~~~~~~~~~~~~~ 感謝果如法師
~~~~~~~~~ 達摩二入四行觀詳解(八) ~~~~~~~~~
達摩所傳入道之門,「理入」為本,
首在發明眾生真淨本然之心性。
「行入」則本此性淨之玄悟,鑒照於動靜語默之間。
舉心應事,與道無違,不為怨苦、幸樂、欲求所轉…
即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
如迷心逐物,即成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矣。
若息心忘緣,則是「稱法」之行。
達摩之道,以慧悟導行;南宗之「唯論明心見性」,
「貴子眼正,不說子行履」,實師此意。
凝住壁觀,資以為入理之門,意在悟而不在靜。
以理入為門,悟眾生同一真性;一往而論,並稱頓悟。
其深語默動靜,無不冥順於法;
不見一法出法性外,此中有何階級?
悟玄微者,『楞伽』曰:「無所有何次」?
以此,南宗主頓悟頓修。
彼主歷別修證者,蓋是理事未融,悟之不徹,因目為漸悟。
達磨禪的古典記載,要推『二入四行論』。
理入,是從禪思去證入真理。此理,又說為「性淨之理」。
從藉教悟宗,到捨妄歸真,是從聞思去悟解佛法的宗要。
然後凝住壁觀,從禪觀去體證本淨的真性。
這與一切大乘禪觀的不離言教,並無差別。
藉教悟宗,最足以說明達磨禪,
著重宗通的修證,而又以『楞伽經』授慧可的傳說。
由於達磨禪──宗,離言離想,這才修改『不隨他教』
為「更不隨於言教」,然後演化為不立文字的禪風。
不知道「不隨他教」,只是大乘經中:「不由他(教而)悟」,
「悟不由他」,自覺自證的意思。
並不是說:離卻語言文字去修行。
大乘道不外乎二入:理入是悟理,行入是修行。
入道,先要「見道」──悟入諦理。
佛法不只是悟了,悟是屬於見(理)的,
還要本著悟入的見地,從實際生活中,
實際事行上去融冶,銷除無始來的積習,這叫「修道」。
修到究竟圓滿,名為「無學道」。
『楞伽經』說:「頓現無所有清淨境界」,是頓入的見道。
「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是漸非頓」,是修道。
經說與「理入」、「行入」的意趣相合。
理入,是「藉教悟宗」。
宗是『楞伽經』說的「自宗通」,是自覺聖智的自證,
但這要依「教」去悟入的。什麼是「藉教」?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
這是如來藏(性)說。依此如來藏教說的深切信解,
發起「捨妄歸真」的意樂,從「凝住壁觀」去下手。
「壁觀」,從來異說紛紜,
『傳燈錄』卷三附注說:「為二祖說法,祗教曰: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壁觀」可能就是「心如牆壁」的意思。
『黃檗禪師宛陵錄』說:「心如頑石頭,都無縫罅,
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無著,如此始有少分相應」。
百丈也說:「心如木石,無所辨別,……
兀兀如愚如聾相似,稍有親分」。
這都是「壁觀」的意義,是凝心、安心、住心的譬喻。
從依言教的聞而思,到不依言教的思而修,
「與真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
就是如智不二的般若現證。
理入是見道,是成聖;依大乘法說,就是(分證)成佛。
然而,悟了還要行入──發行。
前三行是「順物」,稱法行是「方便」,
這都是從實際的事行去進修,而不是從心性去解說的。
前三行是對「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的進修。
修道者是人,是生活在人間的。
無論是個人,是佛教,都要著重人與人的和諧,
悟道者不是處身曠野,「靜觀萬物皆自得」 自得其樂就好了。
人是生活在人間的,要本著自悟的境地,
無怨憎,不憍侈、不貪著,而做到自他無礙,皆大歡喜。
也就是不違世俗,恆順眾生,從克己中去利他的。
稱法行是「方便」──以「無所得為方便」而行六度。
行菩薩大行而無所行,攝化眾生而不取眾生相,
「三輪體空」,從利他中銷融自己的妄想習氣。
這樣的處世修行,才能真的自利、利他,
才能莊嚴無上菩提。
達摩從印度來,所傳的教授,精要簡明,
充分顯出了印度大乘法門的真面目。~~~~~~ 印順導師
~~~~~~~~~ 達摩二入四行觀詳解(九) ~~~~~~~~~
理入不假事修,離開一切執著,就可親見理性
「行入」是修心之行,即是禪宗講的鍊心。
~~~~~~摘錄自聖嚴師父
菩提達摩對中國禪宗最大的貢獻,
是留下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獻──〈二入四行〉。
所謂「二入」就是理入和行入。
理入的意思,就是離文字、離名相、離思考。
理在那裡?理是存於所有的一切現象。
很多哲學家們把本體和現象分開,
可是在佛法的禪理,現象和本體是分不開的。
這是說,除了自我中心、自我執著是不存在的之外,一切都是現成的。離開一切執著,你就可以親自見理、見性,那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心如牆壁」,就是「理入」的修行方法。
心如牆壁的意思,是指自心是不動,
但是環境裡有任何現象出現在他面前時,一定有反應,
能夠幫助人,為人解決問題。
所以心如牆壁並不等於這個人是白癡。不同的人在他面前出現,
他能如實地照見一個又一個人,一樁又一樁的事。
理入是不假事修的,理即真理,便是真如佛性,
它不離現象,亦不即是現象,遍於時空而不落於時空的無相法門。
它是離心緣相、離文字相、離名句相,離言說相的涅槃妙心!
「行入」的「行」者,是修心之行,即是禪宗講的鍊心。
修心之行的第一是報冤行,第二是隨緣行,
第三是無所求行,第四是稱法行,這是有層次的。
「報冤行」是講有因就有果,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不如意的事是因為我們自己從無始以來,一生又一生所造的業因,
在這一生中的這個時間,接受到了不如意的果報;
那應該歡喜而不是苦惱,因為接受果報等於有了機會還債,
這是信用的考驗,也是實力的考驗。
所以遇到不如意的事,若修報冤行,此心才不會起波動,
不會忿忿不平,不會怨天尤人,這就是一個大修行人。
現在所有一切的結果,必然有其原因,而我們並無法一一知道,
當我們遇到不幸的事、不如意的事,讓自己想到:
「此事必有它的原因」。我們可能不完全知道這其中的原因,
但是也無須去理它。只須確認,果從因來,只有接受它了。
如果,我們僅僅是逆來順受,在態度上,不也很消極嗎?
事情既然已經有了前因,倘若再以另一項原因相加進去,
事情所得的結果和情況就會更改。
所以在態度上,第一,要接受事實;第二,要尋求解決的方法。
首先,遇事不要煩惱。
比如我們這間房子,現在突然失火了,該怎麼處理?
房子失火,必然有原因。我們是先救火呢?或者是先跑出去呢?
又或者是先坐在這裡研究原因呢?
當然,事必有因由,先別管原因,我們現在是解決問題要緊,
先當跑出火宅設法救火,然後追究火首是誰吧!
能如此,方能解決種種的不如意事。
凡事發生困擾時,我們便以這種態度來接受、來解決。
隨緣行:任何幸運的事,也都有其原因。
很多人認為,只要有錢、有地位、有權勢,就是幸福的。
但是,事實上未必盡然。
男孩追上女朋友,一定是很幸運嗎?
我說不一定,但也並非一定不愉快。
這意思是指事情的進展中,可能會發生不愉快的現象。
因此,任何事情的成功與幸運,不要太興奮,也無須驕傲。
以禪的方法來生活,面對這類的事,修行者會認為,
這只是一件平常的事;錢來了,只是來了。
它來得必有原因,等於自己在銀行裡從自己的戶頭裡
提了一大筆存款回家,又有什麼值得興奮的呢!
無所求行:不論以東方或西方的觀點而言,
假如人類什麼也不追求的話,那麼,人活在世上做什麼?
人類凡事追求,就是為了有一分希望。
然而,往往人類所追求的目標,不一定能實現。
俗話說:「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在座的諸位,我想請問你們,在幼稚園時代是不是說過:
「我長大了以後要做……」,到了中學、大學之後,
是不是又改變了觀念呢?
所說的「無所求」,是要我們
不去追逐一個「求不到就不行」的目標。
但是,我們凡事要努力;因為,努力本身就是生活。
倘若是為了一種目的而修行,這件事本身就是白忙一場,
就是一種執著、一種阻礙,阻礙你達成這個目標。
什麼是阻礙?為了「有所求」,為了一個目的而去做任何事,
這在普通、一般性的目的來說,是可以求得到的。
但是,開悟這件事,卻不相同,
雖然人人都可以開悟,也可發願開悟,
若正在修行過程中,老是追求開悟,
那麼開悟的可能便離你越來越遠。
開悟的意思是解脫;
解脫種種被自己、被外在的環境所綁住的一切束縛。
如果,我們去追逐一件事,這個你所追求的,
就成了你所執著的。當然,你是被它綁住了,
它就是你的障礙,也就是使你得到解脫的障礙。
所謂稱法行,是教我們:「凡事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需要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
因為,說到無所求,很可能會落入消極的心理;
以為我既然不求任何東西,那我也不應該做任何事囉?
「稱法行」就是要我們很積極的去做事,很努力的去工作。
這就是說,我們在任何地位、任何崗位或任何情況之中,
就要在這個情況所容許的範圍內,盡你所能地做到最好。
如果,遇到環境改變、條件也改變,
當你置身在另外一個情境之中,在不同的情況下,
你也要用同樣的態度來努力。
倘能秉持這種態度,我們在一生當中,
一定是非常的順利,而不會有太多的煩惱。
~~~~~~~~~~~~~~~~~~~~~~~~~~~~~~~~~~~~ 聖嚴師父
~~~~~~~~~ 達摩二入四行觀詳解(十完) ~~~~~~~~~
修行即是修心,學習如何將心打開,開開心心過日子
四行即一行~~緣起觀行
逢冤遇逆,知是宿緣成熟,隨緣消舊業。
順逆境界,乃善惡因緣成熟,隨緣所起。
緣起幻有,無所願樂,萬有斯空,心無所求。
緣起性空,實相無相,緣起法性,行而無行。
祈請諸友人,能將達摩二入四行觀好好咀嚼,
反覆思惟,因為...這是禪宗初祖的心隨。
反覆思惟,因為...這是禪宗初祖的心隨。
繼續,學僧將為大家介紹佛法的核心 ~~~ 緣起
介紹得很棒,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