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自在如意禪

明心見性的現代意義與修學次第


目錄


摘要


常人易將「明心見性」理解為果地的境界,高不可攀;部分禪匠更認定禪門「即心即佛, 不假修成」,死執不放。殊不知「明心見性」亦是因地所需具備的正知見,更是為達果地所需下的功夫。見性的經驗,猶如在黑夜中靈光一閃,讓您看清了道路,讓您知道有一條路可走,有了繼續往前的信心,但這絕對不等於已經走完了路,因而,從此以後必須要好好地次第修行一切道品,依教而行,觀心不倦,習氣捨之又捨,放下一切執著,日久功深,水到渠成,自然悟入佛之知見,證見本然,「明」悟真「心」,徹「見」真「性」。


「明心見性」一詞,統攝了修學的次第信、解、行、證四個階段,將修行的因地心與果地覺一語貫穿。在這篇論文中,學僧舉出數位當代高僧大德們對「明心見性」的解說,並嘗試著以最淺顯的文字與義理,期望能與諸有緣人一齊趨近「明心見性」的門檻。


關鍵字:禪宗、心性、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的現代意義與修學次第


一、 前言


太虛大師曾說:「禪宗應名為佛心宗,旨在明心見性,見性成佛。」[1] 禪門高僧虛雲老和尚亦言 :「宗門主參禪,參禪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參透自己的本來面目,所謂『明悟自心,徹見本性。』」[2] 近代佛門大德元音老人[3] 說 :「明心見性是佛教的總綱,精髓所在,……不能明心見性,也自然達不到學佛的真正目的。」[4] 當代中華禪法鼓宗的開宗祖師聖嚴師父說 :「從佛法的修行來講,無一法不是匯為同一個目標──離苦得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5]


由上可知,明心見性可說是修學佛法者的崇高目標;凡夫的之所以為凡夫,原因就在於迷失了本性,故明心見性亦可說是轉凡成聖的重要關卡;[6] 甚至有說:「不見本性,修法無益。」[7] 這是為了強調「見性」的特殊性──未見本性之前的一切修持,都可能只是人天乘的因緣,並未跳脫六道輪迴的枷鎖,也就是說與解脫、成佛無關,那麼這些修持,也就不成其所謂的修持了。所以,修持要能真的成為修持,那麼這些修持就必須是以明心見性為其目的,而不是以求得福報為其目標,這是我們修持佛法一開始就必須有的正確觀念──修持佛法,就是為了明心見性。[8] 


在這篇論文中,舉出數位當代高僧大德們對「明心見性」的解說,學僧並嘗試著以最淺顯的文字與義理,期望能與諸有緣人一齊趨近「明心見性」的門檻。


二、 所謂「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既是如此的重要,那麼,何謂「明心見性」呢 ? 佛光山開山和尚星雲大師說 : 「三藏十二分教都在教我們如何認識真心與妄心,進而去對治妄心。當妄心去除,真心也歸於無,真妄泯除,佛性現前,三藏十二分教、一切功德自然如瓶水傾灑,一瀉千里,源源不絕。這就是『明心見性』,明悟自心(常住真心),徹見本性(本有覺性)。」[9] 當代禪門耆宿惟覺老和尚說 : 「明心見性沒有別的,就是『直下承擔』。明白以後,就要步步為營,每一步這念心都要現前,就這麼簡單。」[10] 西蓮淨苑開山第一代祖師智諭老和尚於《池畔蓮鈔》第一集說 : 「至於性,亦名為心。不過此心不同第八識之心,因為此性能為一切世出世法作所依,假立心名。故見性又曰明心。」而於《夏雨清涼》第一集中,老和尚又說 : 「見性有很多種,略說有四種,廣說差別無量。略說四種是:信、解、行、證。初初的人相信,信受佛語,空二我成佛。進一步的人,解其道理。再深一層的人,行,比方修淨土法門。最好的人是證,親證到。」聖嚴師父於《法鼓全集》〈明末佛教研究〉說 : 「『明心見性』,是明自己原有的清淨心,見自己本具的佛性。」而於〈聖嚴說禪〉中說 : 「從煩惱的心變成智慧的心,這叫『明心』;『見性』是見到不動的、不變的佛性。」[11] 在〈禪與悟〉中,聖嚴師父以簡明的方式,再予條理化的說明 : 「禪宗的目的是明心見性。明什麼心?見什麼性?明真心,見佛性。眾生的心,由於有自我的意識、自我的立場和自我的觀點,便不能客觀,所以是黑暗的。明心,就是脫離自我中心以後所顯露的智慧,即是真心。真心顯現後,才能見到人人本具、眾生皆有的佛性。………凡夫見性是悟理,」師父以三點說明 : 「第一是親自見到自性與佛性是無分別的,這是見性,禪宗叫破參。……如同我們看到山,還未爬山。第二是悟後起修,就如見到了山,而向山上爬。第三是聖位的悟,是體驗到實相就是無相。」列舉這些當代大德們對於「明心見性」的詮釋,相信對我們於「明心見性」的理解是頗多助益的。如聖嚴師父所言,凡夫見性是悟理,所以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心、什麼是性,心與性究竟有何關係 ?


三、 何謂「心」? 何謂「性」?


在佛教中,心有多重不同的含意,範圍極廣,如經中所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12] 簡單的說,心包含了一切的精神活動,如認識、感受、情緒、思量等。[13] 而性即是我們學佛者的目標,所謂本源佛性,亦名真如、法性、實相、空性、常住真心等。[14] 心與性非一非異。如何是非異呢?凡夫迷時不識本性,心、性就只是心──只能覺知心的作用;悟時心淨性空,心已轉染成淨,不礙真性起用,即是本源佛性。[15] 故不論迷時或悟時,心性皆為非異。[16] 那為何又說是非一呢?但為轉迷成悟,是故說心說性。心有心的作用──遇順境則心喜;逢逆境則心憂。心的五味雜陳,表現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心境。心雖隨境而舞,[17] 而性則如如不動,[18] 如佛家所言,性是離言絕待的,[19] 不可以意會、無法以言傳,只得體證方知;如不得不說,則性可說是讓心能隨境而起舞的那股力量;[20] 力量並無所謂善惡苦樂,善惡苦樂是起因於心對境的分別,而分別則來自累劫的無明習氣。[21] 故知心性非一。


凡夫根塵和合而生識,識 (心) 隨境生、心隨境轉,不識本源佛性。為什麼呢?因于累劫無明習氣,於境起貪、瞋、癡──於喜則貪,於厭則瞋,薰習再成習氣;境、心、性混雜不明,關係攪和不清。[22] 大家可以靜下心來想想看,每天的生活是不是都在──追求喜歡的、排除討厭的──思想行為中度過;其實凡人的腦海中也就只充滿了這兩件事──對於喜歡的人、事、物,想盡辦法去追求、保有;對於討厭的人、事、物,想盡辦法去避免、毀除。就如當你喜歡一個人,你會想天天都跟她在一起,凡事都希望跟她分享,腦海中只有她的倩影,茶不思、飯不想,整天都在想如何才能把她追到手,把她占為己有;而當你討厭一個人,你就會不想跟他在一起,甚至看到他就起煩惱,想到他就心煩,只希望他能永遠消失,甚至費盡心思思考如何才能遠離他。不知喜歡或討厭其實都是無明習氣所造成,你所討厭的他可能是別人親愛的他;你親愛的他別人可能是不屑一顧。而追求和厭離都是在反覆薰習,讓習氣的力量更為強大,不但不是消滅無明,反而是增長無明。其實境無好壞,只是因緣的展現,就譬如某人喜歡吃木瓜、討厭吃苦瓜,所以當他看到木瓜就心生歡喜,看到苦瓜就心生厭惡;其實不管是木瓜或苦瓜的本身,都並沒有喜歡或厭惡的本質,因為對另一個人而言,甚至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紀或情況下,他可能是喜歡吃苦瓜而討厭吃木瓜的,故知討厭或喜歡都是習氣的養成,於境所生之染心實因累劫之習氣,[23] 故修行實不離五蘊六塵的日常生活,於根觸境生心的當下,觀到自己的無明,將境、心、性由混雜不明轉為歷歷分明,[24] 清楚的觀到自己的貪、瞋、癡。相信大家都曾有過這種經驗:當我們因逆境而生氣時,當下偶而能起迴光返照的作用──為什麼要生這麼大的氣呢?這樣並不能解決問題啊,反而只會讓情況更加惡化。這能觀者即是佛性,[25]無明即是染心。


既知境是因緣的展現,[26] 則知欲讓境轉好、轉善,必得投入善緣;境絕不會因無明之染心而變好變善的。相反地,因無明引起之受所生之情緒而產生之身、口、意之行為反應必是染緣,必令境轉壞、轉惡,並使習氣的力量越來越強。[27] 故要緊的是觀到無明所起之情緒,不令其反應到身、口、意之上,讓你的「佛性」起作用,不要再讓你的「染心」牽著走。故當你遇到逆境時,譬如夫妻吵架,這是因緣的展現,並非她就是惡妻或他就是莽夫,但是在此逆境的當下,與你的心相應的必是惡念,你所想到的都是他的不可理喻、無理取鬧,你所看到的都是她醜陋的嘴臉,由此反應到你的身、口、意上的必是惡緣,口出不遜、動作粗野、態度傲慢,因你所投入的惡緣,對方也必定是惡目相向,你想,這狀況怎麼變好!而且此時你絕不會看到自己的惡劣態度,眼中所見都是他粗野的行為,心裡所想都是:「我怎會娶這個番婆、瘋女人。」惡境起惡受、生惡念又再投入惡緣,往往讓小事變大苦。此時若能靈光乍現,讓佛性起作用,觀到自己的染心,不再讓染心控制一切;觀察因緣,投入善緣,想想老婆再苦都跟我們一起熬過,出生入死共患難;想想平時他的體貼,為了家人打拼苦幹,你就能轉惡劣的心境為良善,化粗惡的語氣為祥和,狀況將因善緣的投入而出現轉機,讓原本可能引發的一場家庭風暴,因「佛性」的取代「染心」而風平浪靜。這就是「明」心「見」性在我們的生命中所展現的神通妙用。


以佛性來觀察染心──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要做的修行功夫;[28] 而心之所以為染,實因為貪、瞋、癡等無明所染,而何謂無明呢?[29] 這又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了;簡要的說,無明就是不了解諸法的實相──緣起性空──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展現,因而產生的我執 [30]──一切以我為中心的思考、行為模式,一切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恩怨情仇因此而生,生死輪迴因而建立。故所謂的修行,就是於日常生活中逐漸的消除我執,[31] 漸次的除滅無明,而這就需要深觀與廣行的工夫累積。就在一切現實的事事物物上,在日常生活中,在可生可滅、可有可無的因果法上,就在生命的當下,根塵觸的每一個因緣中,去觀察境的因緣生滅、去了解心的虛幻無實,去體會性的清淨寂滅。觀心日久,因境所起之習氣的力量越淡,心不被境轉,境就是境、就只是因緣的展現;境、心分離,心地清明。[32] 習氣越淡,心越清明,至無明斷盡,心地空明,證入空性。[33] 證入空性的當下,心空境空。這是唯證方知的境界,如永嘉大師所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34] 所謂畢竟空性是也。這就屬於無法以言語說明的境界了。然而聖者的心境究竟是如何呢?如果我們試著去揣測他:境只是境、境因緣起、境不引心──心不再為無明習氣所牽絆而得自在;心、性合一,本自清淨,所謂隨緣不變是也。[35] 而自性空寂,不礙緣起,所謂性空緣起──即性空而能緣起,是真空而啟妙有,此即彰顯自性本具功德。[36] 故我們可說:聖者的神通變現,即是心不被境轉,並且積極的投入善緣,故而心能轉境,於此更進一著,境即是心的顯現,即真空而現妙有。[37] 而菩薩具大悲心,成就眾生,此即大善緣,現大功用,成就菩薩功德法身。


四、 「明心見性」的現代意涵   



明心見性,謂之「開悟」。[38]「開悟」又為「開示悟入」的省語。《法華經·方便品》說: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便是為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和「入佛知見」。[39] 表示「開悟」由淺入深的順序。又如前智諭老和尚所開示 :「見性有很多種,略說有四種,廣說差別無量。略說四種是:信、解、行、證。」綜合以上所說,我們來做個結要:「明心見性」有下列幾個層面的涵意:


(一)、 明心作用,明見佛性

 清楚「明」白染「心」的作用,明確體「見」我們人人本具的佛「性」。在此階段我們要明瞭人世生命的真實本然,我們所遭遇的一切的境相,事事物物,都有其一定的因緣與必然如此的條件;明瞭心對各種境界的反應,清清楚楚。將境的因緣、心的狀態、性的靈覺,分別定位。


明瞭妄心喜怒哀樂的反應,清楚其受想行識的作用,這當中的明瞭、清楚,即是性的靈覺妙用。華嚴經中,佛陀明示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40] 我輩凡夫雖尚在迷中,若能「信」、「解」佛語,清楚明白染心的作用,正信無疑,即能「開佛知見」,明確體見我們人人本具的佛性。這正是此篇論文所欲達成的目的,相信各位現在都已「明心見性」。




(二)、 淨明染心,顯見佛性


淨「明」染「心」的習氣,顯「見」本具的佛「性」。此為日常觀心的過程,藉由觀心將心客觀化,只要我們能清楚心當下的狀況,由境界所引發的習氣將因無所遁形而漸漸失去其影響力,日久功深,染心的力量越來越弱,佛性的力量越來越顯,終至桶底脫落,真心顯現。


佛經三藏十二部「示佛知見」,處處顯示我們轉染還淨之法,而不論說有說空、說妄說真、說染說淨、說唯識說如來藏,目的是要我們擇一應機之法門,依教奉「行」,自能漸漸淨明染心的習氣,次第顯見本具的佛性。


由此可知,觀心正是我們從今以後日日用功的著力處,也是佛法能對人生產生大用的著手處,更是正式踏上見性之路的第一步。這需要我們的親力親為,即使佛祖再世也無法替我們去做。


(三)、 明悟本心,徹見本性


明心是「明」悟自己的「真心」;見性是徹「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這是古來禪師們所指明心見性之意,心、性皆指真心本性而言。


我人果能依教而行,觀心不倦,習氣捨之又捨,放下一切執著,則染心力弱,佛性力顯,日久功深,水到渠成,自然「悟」、「入」佛之知見,「證」見一切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明悟自己的真心,徹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


禪宗的宗旨,是單刀直入,直指人人本來具有的心性,禪門「即心即佛」,[41] 由此本心流露無不解脫,以能徹見此心性而得成佛作祖。


五、 結語


明心見性的這三層涵意,亦同時揭示了修學的次第。不管你是屬於佛門老參,或是新發意菩薩,「明心見性」都是你學佛的第一目標。但因時局環境的變遷,我們現代人資訊污染嚴重,物質欲望太強,雖智識發達而實根屬下器,要想從第三層面直接頓悟,不假修持而明心見性,實在是讓人有點癡人說夢、不切實際之感,所以在此特別標舉出明心見性的三層面相,先清楚的將心、境分離,明晰染心習氣的作用,「信」、「解」佛性的本具;而後依教奉「行」,由觀心法門漸次降低染心的影響力,提升佛性的觀照力,事事返照自心,時時反觀本性,念念起般若觀照,一旦妄念俱滅,內外明澈,不被境惑,「證」見本心,自是解脫。[42] 故知第三層面的明心見性是觀心日久,水到渠成,自然的結果,不假他求也!


另外,要特別聲明的是:不只生氣、厭惡等不好的情緒屬於習氣,高興、喜歡等好的情緒也是習氣的一分,也都是因境而起、為境所引的;[43] 除非是精神有問題者,沒有人遇著順境不是心喜而是心憂的,但若真性不是清清楚楚,那也都只是習氣的作用而已,搞不好還會發生樂昏了頭而導致樂極生悲的狀況呢!故就算是好的情緒,我們也要清楚的看到他,知道他生起的原因和消失的過程,不但要八風吹不動,[44] 還要清楚的看到八風的生起和變化;希望諸位都已明了真、妄之別,踏出明心見性的第一步!


明心見性,只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走的路是什麼,此時,便奠定了對於修學佛法的信心。見性的經驗,有點像一個人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什麼也看不到,突然間有一串雷電之光,一閃即滅,讓你看到道路,發現了道路的去向,瞬間的閃電過後,又回復黑暗,道路也隨即隱沒,可是這時候你已經知道有一條道路可走,便有繼續往前的信心。但這絕對不等於已經走完了路,因此,從此以後必須要好好地次第修行一切道品,好好地走完這條解脫之道與成佛之道。

希望在成佛之道上,我們能各自努力,一起前進。阿彌陀佛!


六、 參考書目


一、 藏經(依經號排序)


 《大正新脩大藏經》與《卍新纂續藏經》的資料引用是出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 CBETA) 的電子佛典系列光碟(2008)。引用《大正新脩大藏經》出處是依冊數、經號、頁數、欄數、行數之順序紀錄,例如:(T30, no. 1579, p. 517, b6~17)。引用《卍新纂續藏經》出處的記錄,採用《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X: Xuzangjing卍新纂續藏。東京:國書刊行會)例如:(CBETA, X78, no. 1553, p. 420, a4-5)。


1. 《別譯雜阿含經》。T02, no. 100。


2. 《方廣大莊嚴經》。T03, no. 187。


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001-200卷》。T05, no. 220。


4.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201-400卷》。T06, no. 220。


5. 《妙法蓮華經》。T09, no. 262。


6. 《佛說十地經》。T10, no. 287。


7. 《大方等大集經》。T13, no. 397。


8. 《大乘入楞伽經》。T16, no. 672。


9. 《佛性論》。T31, no. 1610。


10. 《妙法蓮華經玄義》。T33, no. 1716


11.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T38, no. 1779。


12. 《瑜伽論記》。T42, no. 1828。


13. 《起信論疏筆削記》。T44, no. 1848。


14. 《註華嚴法界觀門》。T45, no. 1884。


15. 《摩訶止觀》。T46, no. 1911。


16. 《廬山蓮宗寶鑑》。T47, no. 1973。


17. 《宗鏡錄》。T48, no. 2016。


18. 《佛祖歷代通載》。T49, no. 2036。


19. 《大乘無生方便門》。T85, no. 2834。


20. 《楞嚴經寶鏡疏》。X16, no. 316。


21. 《大日經義釋演密鈔》。X23, no. 439。


22. 《般若心經註解》。X26, no. 575。


23. 《金剛三昧經注解》。X35, no. 651。


24. 《證道歌註》。X63, no. 1241。


25. 《天如惟則禪師語錄》。X70, no. 1403。


26. 《憨山老人夢遊集》。 X73, no. 1456。






二、 中文專書、論文、網路資源等






1. 《太虛大師全書》


太虛大師著作的引用是採用電子版《太虛大師全書》(2005; Ver.1.1)。


新竹: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


2.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印順法師著作的引用是採用電子版「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2002; Ver.3.1)。新竹: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


a. 《般若經講記》。( Y 1p25 )。


b. 《大乘起信論講記》。( Y 7p390 )。


c. 《中國禪宗史》。( Y 40p359 )。


d. 《中觀論頌講記》。( Y 5p530 )。


3. 聖嚴師父《法鼓全集》


聖嚴師父著作的引用是採用電子版《法鼓全集》(v2007.01)。


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


4. 元音老人


a. 2004,《大手印淺釋》。中國宗教文化出版社


「大手印淺釋」網站 http://www.yxjs.org/wenji/03_yyasl/03_dsyqs/01_xu.htm


b. 1996,《略論明心見性》。新店 : 飛鴻國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略論明心見性」網站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162.htm


5. 1990,《華香雲語-虛雲老和尚開示錄》。台北 : 千華出版社。


「參禪的先決條件」網站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426.htm


6. 星雲大師《佛教叢書》。佛光文化出版。


「佛教叢書」網站 http://web2.fgs.org.tw/books/


7. 智諭老和尚


a. 《池畔蓮鈔》。西蓮淨苑出版社。


b. 《夏雨清涼》。西蓮淨苑出版社。


8. 惟覺老和尚開示《中台電子報》第248期。


「中台世界」網站 http://www.ctworld.org.tw/turn/lecture/b023.htm


9. 「印光大師開示」網站http://blog.g-scholar.com.tw/article.asp?id=104














[1] 印順法師編〈第四編 大乘通學教釋〉《太虛大師全書》。5p.971。


[2] 聖嚴法師,《法鼓全集》〈禪門修證指要〉。p.231,。


另見〈參禪的先決條件〉網站http://www.bfnn.org/book/books/0426.htm


[3] 原名李鍾鼎,年青時隨天臺宗大德興慈老法師習台教,繼又隨范古農老居士學習唯識,複隨華嚴座主應慈老和尚學華嚴,習法界觀,最後依心密二祖王驤陸阿闍梨修心中心法,並於1958年接任心中心三祖位。


[4] 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網站http://www.bfnn.org/book/books/0162.htm


[5] 聖嚴法師,《法鼓全集》〈拈花微笑〉。p.248。


[6] 《般若心經註解》卷2 :「若得見性。反掌之間轉凡成聖」(X26, no. 575, p. 981, b23-24)


[7] 元音老人,《大手印淺釋》:「不識自性,修法無益」。


網站http://www.yxjs.org/wenji/03_yyasl/03_dsyqs/01_xu.htm


[8] 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以前,任你修什麼法門,如何用功,都跳不出「盲修瞎煉」的範疇!但任何人都免不了有此一段盲修瞎煉的過程。學佛者,必先以明心見性為期,待明心後除斷習氣,方為真修。」


[9] 星雲法師編著,《佛教叢書》。網站http://web2.fgs.org.tw/books/


[10] 中台電子報第248期。另見「中台世界」網站http://www.ctworld.org.tw/turn/lecture/b023.htm
[11] 在〈禪鑰〉中,聖嚴法師介紹了幾位祖師所講有關明心見性的文獻記載:
(一)菩提達摩的〈二入四行〉云:「此心生時,與理相應。」即是明心。「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即指佛性。(二)傅大士〈心王銘〉的「了本識心,識心見佛」、「心明識佛」,即是明心見性。(三)僧璨〈信心銘〉的「一心不生」、「任性合道」,亦是明心見性。(四)道信的〈入道安心〉所云:「念佛即是念心」、「即是安心」。「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此即是明心,「亦名佛性」,「亦名涅槃界、般若等。」亦即是見性。(五)牛頭法融的〈心銘〉云:「心性不生」、「心生本齊」,即是說的明心見性。(六)五祖弘忍的〈修心要論〉所云:「自心本來清淨」,即是指的明心。又云:「一切眾生清淨之性」,也是指的佛性。(七)永嘉〈證道歌〉所云:「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亦是說的明心見性的境界。(八)光宅寺的慧忠云:「善惡不思,自見佛性」,以不二之心,即可明心,能得明心,即見佛性。



[12]《宗鏡錄》卷2 :「經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此是所證本理。」(T48, no. 2016, p. 423, c25-26)


[13] 聖嚴法師,《法鼓全集》〈禪與悟〉: 「五蘊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五種現象,………受蘊,是指苦、樂、憂、喜、捨等的感受。想蘊,是指好、壞、善、惡等的分辨。行蘊,是發動身、口、意等三類行為。識蘊,是分別、執著,以及造業和業種的總稱。由上可知,後四蘊是屬於心理現象及精神活動的範圍,眾生(人)的生命現象不出這五個條件的界限。」


[14] 星雲法師編著,《佛教叢書》:「性又作佛性、法身、自性清淨身、如來性、覺性,是佛的本性、眾生成佛的覺性。」;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性是生起心的根本,……在佛經上它有很多異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來 藏、佛性、真心、大圓勝慧等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201-400卷》卷363〈61 多問不二品〉:「此是真如法性;此是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此是法界乃至不思議界法性。」(T06, no. 220, p. 870, b16-19)


[15] 聖嚴法師,《法鼓全集》〈禪與悟〉:「明心,就是脫離自我中心以後所顯露的智慧,即是真心。真心顯現後,才能見到人人本具、眾生皆有的佛性。」


[16] 智諭老和尚,《池畔蓮鈔》第一集:「至於性,亦名為心。不過此心不同第八識之心,因為此性能為一切世出世法作所依,假立心名。故見性又曰明心。」;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眾生迷而不覺,不知有此妙體,無始以來,只與生滅和合,變為妄心。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與波,不是兩回事。」


[17]《廬山蓮宗寶鑑》卷10:「蓋人之六根,常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惑,心隨境轉成有漏緣,所以輪迴不息。」(T47, no. 1973, p. 349, b20-22)


[18]《大方等大集經》卷12 :「法界之性,不可分別,如如不動,三世平等,無我我所,無有眾生、壽命、士夫,無字無聲,不可宣說。」(T13, no. 397, p. 77, b28-c1)


[19] 《摩訶止觀》卷5 :「法性清淨,不合不散,言語道斷,心行處滅。」(T46, no. 1911, p. 59, b14-15);《楞嚴經寶鏡疏》卷4 :「正是截斷兩頭,中間不立,乃離言絕待、圓融微妙之真心也,即前所謂常住真心性淨明體者。」(X16, no. 316, p. 513, b5-7)


[20] 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源,是生起心的能量。」


[2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001-200卷》卷41〈10 般若行相品〉:「舍利子!愚夫異生若於如是無所有法不能了達,說名無明。彼由無明及愛勢力,分別執著斷、常二邊,由此不知不見諸法無所有性,分別諸法。由分別故,便執著色、受、想、行、識,乃至執著一切相智。由執著故,分別諸法無所有性,由此於法不知不見。」(T05, no. 220, p. 232, a23-29);《方廣大莊嚴經》卷11〈26 轉法輪品〉:「憍陳如,由彼分別不正思惟而生無明,更無有餘為無明因。」(T03, no. 187, p. 608, a9-10)


[22]《瑜伽論記》卷14 :「若在家者於境起貪與想倒俱,亦名想倒亦是心倒。然前第一帙第八云,貪通二種,謂不淨為淨倒,於苦樂倒。」(T42, no. 1828, p. 623, c10-13)


[23]《大乘入楞伽經》卷5〈4 現證品〉:「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識自分別起,離我我所不見外法種種諸相。凡愚不知,由無始來過惡薰習,於自心內變作能取所取之相而生執著。」(T16, no. 672, p. 618, b23-26)


[24]《楞嚴經寶鏡疏》卷2:「於此能見、所見二者之中,細細揀擇,看何者是我阿難見性自體而為能見者也,何者是他外物形象而為所見者也,如此辯別,歷歷分明,自然得知汝之性矣。」(X16, no. 316, p. 466, a24-b3);《宗鏡錄》卷35 :「觀一念心為所緣境,返觀此心,從何處來,去至何所,淨若虛空,名空觀;觀境歷歷分明,名假觀。雖歷歷分明,而性常自空,而境觀歷然,名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語默行住,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T48, no. 2016, p. 622, a26-b2)


[25]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2:「涅槃云一切眾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謂佛性也,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T33, no. 1716, p. 696, a17-18);《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10〈8 佛道品〉:「觀即能觀心即所觀。能觀是佛所觀是道。」(T38, no. 1779, p. 835, b29-c1)


[26]《別譯雜阿含經》卷8:「此世他世,日月星辰,識知見聞,推求覺觀,心意境界,及以於彼智不及處,亦復如是,皆悉虛偽,無有實法,但以假號,因緣和合。」(T02, no. 100, p. 431, a15-18)


[27]《天如惟則禪師語錄》卷9:「或想五欲因緣,……或又隨聲逐色左攀右緣,以其情緒多端亂起亂滅,如塵如沙如烟如霧,把你身口意根重重汙染,……因其妄想無暫停,是故身口意不淨,因其身口意不淨。是故妄造諸惡業。」(X70, no. 1403, p. 834, c11-18)


[28]《大方等大集經》卷23〈3 彌勒品〉:「若有比丘修行法行。觀察所有愛心相貌。比丘當觀。若有愛心即是無明。」 (T13, no. 397, p. 164, a12-13);《入楞伽經》卷8〈14 剎那品〉:「菩薩如實觀察自心分別之相,不見分別不墮二邊,依如實修行轉身,不見一法生不見一法滅,自身內證聖行修行,是名菩薩般若波羅蜜。」(T16, no. 671, p. 560, a17-21)


[29]《宗鏡錄》卷58:「何謂無明 ? 以不知前境本空,妄生對待,唯是自心分別,以忿恨風,吹心識火,自燒自害,曾不覺知,不了唯心第一義諦,故曰無明。癡暗所纏,空生空死。大智度論云,復次一切法性,皆空無所有,汝所瞋因緣,亦皆虛誑無定,汝云何以虛誑事故,瞋罵加害,乃至奪命,起此重罪業故,墮三惡道,受無量苦,汝莫以虛誑無實事故,而受大罪。」(T48, no. 2016, p. 748, b12-20)


[30] 《佛說十地經》卷4〈6 菩薩現前地〉:「此諸異生愚癡無智執著於我,無明眩瞖之所覆蔽。」 (T10, no. 287, p. 552, c14-15);《佛性論》卷1 :「如如理中,本無人我,作人我執,此執無本,由無本執故,起無明等,由無明起業,由業起果報。」(T31, no. 1610, p. 787, a23-25)
[31] 印順法師,《般若經講記》:「從體悟說:性空離相,不是離開了緣起法,要能從日常生活中去體驗。」( Y 1p25 );《大乘起信論講記》:「若修行與日常生活不能相應,即成無用。」( Y 7p390 )



[32] 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心境對立,心隨境轉,才被稱為妄念。只要「於自念上離境」,念就是見聞覺知(自性的作用)。雖還是能見,能聽,而這樣的見聞覺知,卻不受外境所染,不受外境的干擾,(性自空寂)而念念解脫自在。」( Y 40p359 )


[33] 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無明斷了,諸行才不生。但怎麼才能斷無明?修智慧,般若現前,才有這功能。」( Y 5p530 )


[34]《證道歌註》卷1:「迷時三界有,悟則十方空。故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也。」(X63, no. 1241, p. 262, c21-22)


[35]《起信論疏筆削記》卷1 :「以此心性雖體離相,而隨緣成事;,雖隨緣起而本性不變,此隨緣不變之體,不可以智知識識名言名目。」(T44, no. 1848, p. 299, a10-13)


[36]《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2:「佛法中真空妙有法界體也,雖成諸字而不壞其本體,如水全波而不失濕之自性,常是隨緣,常是不變。」(X23, no. 439, p. 537, b18-20);《金剛三昧經注解》卷4 :「妙有不有、真空不空,皆莊嚴法性不思議境也。生義不滅者,所謂自性非生滅也;滅義不生者,所謂生滅是因緣也。」(X35, no. 651, p. 244, b11-13)


[37]《憨山老人夢遊集》卷36 :「但凡有相,不是本真。念起即覺,覺即照破;境來便掃,掃即放過;善惡之境,隨心轉變;凡聖之形,應念而現;持呪觀心,如磨鏡藥,塵垢若除,此亦不著;廣大神通,自心全具,淨土天宮,逍遙任意。」(X73, no. 1456, p. 728, b22-c1)


[38] 印光大師開示 :「然而明心見性,只是開悟,還沒有證,總不能了生死。」 見網站http://blog.g-scholar.com.tw/article.asp?id=104;惟覺老和尚開示 :「明心見性,見性是見到空性,這個空性是絕對的空。佛法裡有一句對聯:『萬法皆空明佛性,一塵不染證禪心。』明白這個道理就是開悟,然而開悟只是找到路頭,悟了以後還要去走這條路,這是自己的事,不走就到不了實相之家。」見「中台世界」網站。


[39]《妙法蓮華經》卷1〈2 方便品〉:「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T09, no. 262, p. 7, a22-28)


[40] 《註華嚴法界觀門》卷1:「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令一切眾生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而證法界也。」(T45, no. 1884, p. 683, b13-17)


[41]《宗鏡錄》卷25 :「即心即佛,是其表詮,直表示其事,令親證自心,了了見性。」(T48, no. 2016, p. 560, a22-23);《佛祖歷代通載》卷9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明識佛。曉了識心。」(T49, no. 2036, p. 550, c7-8);《佛祖歷代通載》卷14:「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汝等當知自己心靈。體離斷常性非垢淨。湛然圓滿凡聖齊同。應用無方離心意識。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汝等知之無所不備。」(T49, no. 2036, p. 609, a27-b3)


[42] 聖嚴法師,《法鼓全集》〈禪鑰〉:「明心見性是相信一切諸法,同一真性,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當你的心不受任何環境的影響而產生情緒、分別、執著時,自然而然就跟菩提道相應。」


[43] 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習性,不論好、壞屬生死之根,常與自己逆,便是進功。……除習氣,猶如人天交戰,此必百戰而可克勝,原非一朝一夕之功。明心而後,方具可以交戰之資格,……明心見性後,須於人情世故,在在留心,練習通達,用以互除習氣。」


[44] 《大乘無生方便門》卷1 :「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答:四箇是違,四箇是順。問:於此違順作沒生? 答:心不動,不動是佛。」(T85, no. 2834, p. 1274, c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