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自在如意禪

宋代天台山家山外論爭

釋演慧              重點整理


一切諸法無非心性,一性無性,三千宛然。
錯認心法,便是真如,故談攝色入心,方具諸法

荊溪尊者歿後五傳而至清竦,清竦[12]傳於羲寂[13]、志因[14]。羲寂以教觀正脈傳義通,繼承義通者,正是山家派論主知禮及遵式。
志因為山外派之始祖,
山家派之議論大多出自知禮,《十義書》、《觀心二百問》等書中。《十不二門指要鈔》[22]為其代表作其他另有關於智顗《觀音玄義》、《金光明經玄義》等注疏之作。尤以《觀經疏妙宗鈔》等具獨特之見解
慈光晤恩著有《金光明經玄義發揮記》,以下簡稱《發揮記》,以智者《金光明經玄義》廣本,以十法觀心釋名部份,非智者原文,而主張廢廣本。
奉先源清慈光晤恩弟子製《法華十妙不二門示珠指》[29],簡稱《十不二門示珠指》、《示珠指》,與四明知禮爭論有關觀心的真妄是非等問題。
孤山智圓於《金光明經玄義表微(徵)記》中,以四難否認《金光明玄義》廣本之觀心釋,對抗山家派。
台宗第十七祖「四明知禮」之門人及學者認為晤恩、源清、智圓、慶昭之學非正統天台教學,乃貶仰為「山外派」。而孤山智圓與知禮是同時代之人物,孤山智圓屬於山外派的代表人物。[34]另一位是淨覺仁岳由親近知禮輔助知禮對抗山外諸師,而後轉向背離知禮,進而對知禮的學說展開批評,稱為「後山外派」。
宋代天台二分的由來
遠因—湛然對《起信論》的詮釋
近因—《金光明經玄義》廣略本之不同
立釋名、出體、明宗、論用、教相等五重。釋名分「教義釋」及「觀行釋」二章,前者順說十種三法;即聞而修故明觀心釋也,[41]後者則為逆說
《金光明經玄義》略本則無「觀行釋」慈光晤恩視廣本乃後人所偽作;此即山家、山外兩派論爭之發端。
天台山家山外的二分,可說對「心」的看法之不同所引發,關鍵仍然在於「觀心」一問題上,
知禮主張依智者大師重視直觀剎那現的妄心為當下所觀境,主張妄心觀,當前一念妄心即具三千。山外派則主張,心是真心,具足三千,故稱真心觀。
源清著《十不二門示珠指》[60],認為「一念靈知」,約理釋,強調「真心觀」一念三千的那個一念心,必然是真心,妄心為幻法,豈能具足三千世間,所以用功觀照的那個一念心,定是真心的第九識,而非如四明所說的陰妄的第六識。知禮在其撰述的《十不二門指要鈔》[61],主張「一念靈知」是屬事,強調「妄心觀,兩重能所,理具事造,別理隨緣」為之反駁。
知禮著述《十不二門指要鈔》提倡色具三千義,並於《觀經疏妙宗鈔》倡導即心念佛之義,並倡色、心雙具之說,不僅心法具三千,色法也具三千。
兩派之所以對立的原委,實造端於山外派崇奉華嚴教學及禪門思想攸關。反之,山家派即秉持天台傳統之立場,予他宗思想採取嚴格批判之態度使然。
關於山家、山外兩派論爭,將其根本論點綜合起來,可以說是「唯心論」與「實相論」[91]的論爭。天台宗山家派稱佛、心、眾生三法為同一之三千法,故非僅心是能造、能具,佛、眾生亦是能造、能具;非唯佛、眾生是所造、所具,心亦是所造、所具。

宋代天台山家山外論爭

釋演慧

  

一、宋代天台復興的背景.... 1

二、天台法派與山家山外派代表人物簡介.... 2

(一)天台法派.... 2

(二)山家派代表人物.... 3

(三)山外派代表人物.... 4

(四)小結.... 6

三、宋代天台二分的由來.... 7

(一)遠因—湛然對《起信論》的詮釋.... 7

(二)近因—《金光明經玄義》廣略本之不同.... 7

(三)小結.... 8

四、兩派立論根據.... 8

(一)山家之基本立場.... 8

(二)山外之基本立場.... 9

(三)小結.... 9

五、論爭形式.... 9

(一)第一論爭.... 9

(二)第二論爭.... 11

(三)第三論爭.... 12

(四)第四論爭.... 13

(五)小結.... 15

六、論爭的教理內容不同.... 15

(一)心具論的主張.... 15

(二)三法能所論的看法.... 15

(三)非情佛性的觀點.... 16

(四)三千三諦論的差異.... 16

(五)空、中有相與無相.... 16

(六)理有相無相的爭論.... 16

(七)小結.... 16

七、結語.... 17

參考資料.... 18



一、                         宋代天台復興的背景

五代時天台山在吳越王之領域內。遠自唐玄宗時安祿山之亂,近自會昌法難,及唐未五代之亂,天台之典籍殘毀不全。[1]天台經典於後唐清泰二年(935A.D.),由四明法師子麟前往日本、高麗援求天台教法,吳越王錢鏐[2]於郡城建院以安其眾。吳越王錢鏐傳至其孫輩[3]吳越王錢弘俶[4],天性誠厚,心嚮佛法。又因覽《永嘉集》不解佛法,問天台宗的羲(義)寂[5],羲寂答以自唐未喪亂教籍散毀,故此諸文,多在海外,[6]於是宋太祖建隆元年(960A.D.)吳越王錢俶,遣使往高麗、日本,求取毀於戰亂之佛典、論疏,天台得以再次中興。[7]由此可知天台宗經五代時吳越王錢鏐至錢弘俶期間,向高麗、日本求得重要著述而復興。建隆二年(961A.D.),高麗國遣沙門諦觀,持天台論疏至螺溪。入宋以後的傳承,從螺溪羲(義)寂(919-987A.D.)、義通[8]927-988A.D.)、四明知禮(960-1028A.D.)到慈雲遵式(964-1032A.D.)益趨興盛。[9]

二、                         天台法派與山家山外派代表人物簡介

(一)、      天台法派

天台法脈[10]從天台宗第一祖龍樹菩薩、第二祖北齊慧文、第三祖南嶽慧思、第四祖天台智顗、第五祖章安灌頂、第六祖法華智威、第七祖天宮慧威、第八祖左溪玄朗、第九祖荊溪湛然。十祖行滿法師(一說道邃)、十一祖廣修法師 、十二祖物外法師 、十三祖元琇法師 、十四祖清竦法師 、十五祖螺溪羲(義)寂 、十六祖四明寶雲(義通)尊者 、十七祖四明法智(知禮)尊者。[11]

初天台宗,自唐德宗建中三年(782A.D.荊溪尊者歿後五傳而至清竦,清竦[12]傳於羲寂[13]、志因[14]。羲寂以教觀正脈傳義通,繼承義通者,正是山家派論主知禮及遵式。又知禮之下出尚賢、梵臻、本如、仁岳等諸師。[15]

志因為山外派之始祖,志因之門人有晤恩[16],晤恩之門下有源清及洪敏。繼承源清者為智圓與慶昭等師,而慶昭門下又有繼齊與與咸潤。再者,雖不屬於志因同一學系,卻同屬羲寂門人者有宗昱,其思想則與志因之系統相類。以上諸師,一般稱為山外派。[17]

(二)、      山家派代表人物

1、羲(義)寂(919-987A.D.),宋代天台宗僧,浙江永嘉人,俗姓胡,字常照,十二歲出家於溫州開元寺,十九歲受具足戒。後入天台山,從清竦研學止觀。[18]又《四明尊者教行錄》有云:

師諱羲寂,字常照,姓胡氏,溫州永嘉人也。母初懷娠,不喜葷血,生乃以紫帽蒙其首焉。幼啟二親,堅求去俗,旋入開元蘭若投師,授《法華經》,期月而徹……。後時忠懿王以教相咨問德韶國師,師指授尊者,因是奏王,請出金門,建講欽若敬奉,為之造寺,今螺溪定慧院是也。王又遣十人往日本國,取天台教藏迴,賜師以淨光大師之號。[19]

2、義通(927-988A.D.)天台第十六祖,高麗國人,俗姓尹,字惟遠。乾祐年間,來漢土,習螺溪羲寂之天台教觀。將歸鄉里,假道四明,郡守錢惟治固止其行,漕使顧承徽捨宅為傳教院,使居之。宋太平興國七年(982A.D.)四月,太宗賜「寶雲」之額,遂有寶雲尊者之號。其後闡揚天台教觀二十年,門下有知禮、遵式等人。宋端拱元年十月示寂,世壽六十二。門人葬之於阿育王寺之西北隅。師平時呼人為鄉人,蓋以淨土為故鄉,諸人亦當往生,意謂皆吾鄉中之人。著有《觀經疏記》、《光明玄贊釋》、《光明句備急疏》等書。[20]

3、知禮(960-1028A.D.)北宋人,七歲喪母,遂發願出家,十五歲受具足戒,專究律典。二十歲,從寶雲義通學天台教典。淳化二年(991A.D.),出主乾符寺,至道元年(995A.D.),進住四明山保恩院。大中祥符二年(1009A.D.),保恩院重建完成,三年受敕額「延慶寺」,師於此專事懺講四十餘年,學徒遍於東南。[21]

山家派之議論大多出自知禮,其來往論議之文章收於《十義書》、《觀心二百問》等書中。《十不二門指要鈔》[22]為其代表作其他另有關於智顗《觀音玄義》、《金光明經玄義》等注疏之作。尤以《觀經疏妙宗鈔》等具獨特之見解,既批判山外派諸說,復宣揚天台之教義。又以長住四明延慶寺,故世稱四明尊者,世壽六十九。

4、遵式(964-1032A.D.)北宋僧,台州臨海(浙江寧海)人,俗姓葉,字知白,投天台義全出家,十八歲落髮,二十歲於禪林寺受具足戒,翌年復就守初習律。嘗於普賢像前燃一指,誓傳天台教法。雍熙元年(984A.D.),從寶雲寺義通修學天台宗典籍,盡其奧祕,與同門之知禮成為山家派中心人物。[23]

5、尚賢北宋僧,生卒年不詳,四明(浙江鄞縣)人,號廣智。依四明知禮修習教觀,聞講《淨名經》,頓悟性相之旨,歷事既久,遂居高第,天聖六年(1028A.D.)繼知禮之後主持四明延慶寺,道化盛行。[24]

6、梵臻北宋僧。生卒年不詳,錢塘人,原名有臻,號南屏,從學於四明知禮。師辯才無礙,每就觀心、觀佛等問題,與淨覺仁岳等之「後山外派」諸師展開對論。崇寧年間追諡「實相禪師」之號。[25]

(三)、      山外派代表人物

1、慈光志因,高論清竦弟子,居錢塘,弟子有慈光晤恩。[26]

2慈光晤恩,《佛祖統紀》有云:
法師悟恩,字修已,路氏常熟人。年十三,聞誦《彌陀經》心有所感,遂投破山興福寺求度,初學毘尼,聞天台三觀六即之說深符其意。晉開運初,造錢唐慈光因師室。因講次覆述剖析幽微,時稱「義虎」。及繼踵開法,道名大播,初是一家教典,自會昌毀廢文義殘闕,師尋繹十妙研覈五重,講演大部二十餘過,法華大意昭著於世,師之力也。與人言,不問賢愚悉示一乘圓意,或疑不善逗機。師曰:與作毒鼓之緣耳。平時一食,不離衣缽,不畜財貨臥必右脅,坐必加趺,晨粥親視明相,每布薩(此云淨住)大眾雲集,潛然淚下,蓋思大集有無戒滿閻浮之言也,每以淨業誨人。[27]
著有《金光明經玄義發揮記》,以下簡稱《發揮記》,以智者《金光明經玄義》廣本,以十法觀心釋名部份,非智者原文,而主張廢廣本。[28]

3奉先源清慈光晤恩弟子,與同門師兄洪敏,作難詞二十條,輔助師父晤恩之《發揮記》。又製《法華十妙不二門示珠指》[29],簡稱《十不二門示珠指》、《示珠指》,與四明知禮爭論有關觀心的真妄是非等問題。

4孤山智圓976-1022A.D.)宋代僧,錢塘(浙江省杭州)人。八歲於錢塘龍興寺出家,初習儒學,後依奉先寺源清習天台教觀。源清示寂後,師離群索居,後隱居於西湖孤山瑪瑙坡養疾,從學者眾,自此遂勤加著述,其著述甚多。《佛祖組記》[30]、《佛祖歷代通載》[31]皆載智圓有二十幾種註疏,共有一百二十卷。

於《金光明經玄義表微(徵)記》中,以四難否認《金光明玄義》廣本之觀心釋,對抗山家派。以師隱居孤山,世稱孤山智圓,世壽四十七。

5、梵天慶昭

《佛祖統紀 》有云:
法師慶昭,字子文,錢唐胡氏,幼依開化院出家,十三受具戒,學天台之道。於奉先﹝源﹞清師用力十七年。奉先謝世,眾請師嗣講,宛有父師之風。未幾徙居石壁,屬城南梵天,遇明舍所居為講院,師徇請來居,講風大振。天禧元年(1017A.D.)四月,無疾而化。[32]
慶昭(963-1017A.D.)北宋僧。錢塘(浙江)人,俗姓胡。字子文。幼年出家於開化院,十三歲於會稽開元寺受具足戒。二十一歲禮謁奉先寺源清,學天台教法,凡十七年。源清示寂後,乃繼其講席。[33]

(四)、      小結

所謂山家派承智者之學屬天台正統,至台宗第十七祖「四明知禮」之門人及學者認為晤恩、源清、智圓、慶昭之學非正統天台教學,乃貶仰為「山外派」。而孤山智圓與知禮是同時代之人物,孤山智圓屬於山外派的代表人物。[34]另一位是淨覺仁岳由親近知禮輔助知禮對抗山外諸師,而後轉向背離知禮,進而對知禮的學說展開批評,稱為「後山外派」。

三、                         宋代天台二分的由來

(一)、      遠因—湛然對《起信論》的詮釋

天台宗本來是不注重《起信論》的,智顗大師的主要三部著作[35]中,都完全沒有引述到《起信論》。至於慧思禪師所傳的《大乘止觀法門》一書,雖然完全貫穿了《起信論》的思想,但此書在現存的唐代天台著述中不曾提到,而且宋代從海外取回天台散逸的著作以後,天台的一些知名學者也都不甚注意此書,直到知禮的再傳弟子了然,才對此書作傳,因此,《大乘止觀法門》是否為慧思所作一直受到懷疑。[36]

真正開始對《起信論》進行研究,並以天台宗思想來會通《起信論》的是唐代的荊溪湛然。湛然為了重興天台,與華嚴宗抗衡,遂注意到華嚴宗一向重視的《起信論》,並作了與華嚴不同的詮釋與發揮。《起信論》講真如與生滅「非一非異」,華嚴宗講理事不二,是從「性起」方面說的。所以法藏注釋《起信論》不變隨緣義,也是基於「性起」的觀點。湛然依《起信論》,乃是為了說明天台「性具」之義。所以湛然在《十不二門》中,吸取《起信論》「色心不二」觀,旨在把天台「別分色心」的十如以至無諦等範疇,攝別入總,以說明「一切諸法無非心性,一性無性,三千宛然。[37]的性具之義。後來知禮詮釋「色心不二」義時,說它是即事明理,乃具三千之性。[38]

(二)、     近因—《金光明經玄義》廣略本之不同

自五代末年以來,此書有廣略二種,廣本《金光明經玄義》[39]凡二卷,記載為隋代智顗口述,門人灌頂筆錄。就曇無讖所譯之《金光明經》[40]敘說其玄義,共立釋名、出體、明宗、論用、教相等五重。釋名分「教義釋」及「觀行釋」二章,前者順說:一、三德。二、三寶。三、三涅槃。四、三身。五、三大乘。六、三菩提。七、三般若。八、三佛性。九、三識。十、三道等十種三法,上來所說專是聖人聖寶非己智分,如鸚鵡學語,似客作數錢,不能開發自身寶藏。今欲論道前凡夫地之珍寶,即聞而修故明觀心釋也,[41]後者則為逆說:一、三道。二、三識。三、三佛性。四、三般若。五、三菩提。六、三大乘。七、三身。八、三涅槃。九、三寶。十、三德。此十種三法,通收一切凡聖因果諸法。

《金光明經玄義》略本則無「觀行釋」,時有慈光晤恩者,撰《金光明經玄義發揮記》以注解略本,而視廣本乃後人所偽作;此即山家、山外兩派論爭之發端。注書除晤恩之《金光明經玄義發揮記》(缺)外,尚有洪敏之《金光明經玄義義記》(缺)、智圓之《金光明經玄義表徵記》一卷、知禮之《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六卷。[42]

(三)、     小結

天台山家山外的二分,可說對「心」的看法之不同所引發,雖然導火線起源於對《金光明經玄義》有無「觀行釋」,即修觀﹝心﹞成行,也就是「觀心釋」之廣略本的爭執,然關鍵仍然在於「觀心」一問題上,此可從知禮花了許多篇福,如《觀心二百問》、《四明十義書》及《釋難扶宗記》來質疑及批評山外諸師可得知,尤其從山家山外對《十不二門》的不同注疏立論中,吾人更可以窺知此端倪。

四、                     兩派立論根據

(一)、     山家之基本立場

依知禮的看法,心具備理具與事造兩重之涵義,非但如此,一切諸法亦皆具備事理兩重,然而事造中,心屬能造,造一切諸法。知禮以天台智者《摩訶止觀》所觀之一念心為例,說明一念心為事造,且屬於事造中之能造,而以此一念心為觀不思議境之所觀境。因此,知禮在觀心上,特別強調入手處在識陰,以識陰為所觀境,而視十乘觀法為能觀。知禮的觀心是總括心、色等法而論所觀境,然不論內觀觀心或外觀觀色,皆須由妄入手,觀妄而顯真。[43]

知禮的觀心其理論依據,在於性具,圓教教理須談性具惡,即理毒性惡,否則隨緣與不隨緣皆屬別教。以性惡來表達圓教教義,作為與其他教派之差別。同樣地,將此理論運用在觀心上,成為一念妄心性本具。[44]天台宗的圓教是無作緣起,不是真如,即諸法的轉變的緣起說。同時他站在實相即是諸相的立場,主張心、佛、眾生平等,又主張心法、色法平等。

(二)、     山外之基本立場

山外派資料,就源清《十不二門示珠指》、宗昱(翌)《註法華本跡十不二門》、智圓《金剛錍顯性錄》等來作探討。另被視為後山外派的仁岳所撰《十不二門文心解》,亦可列為山外派之觀點來討論。[45]山外派諸師是依理具作為理論之基礎。

山外派著重就「理」釋心,依據華嚴思想的真如緣起觀,將華嚴終教的緣起法門,擬攝於天台圓教,主張性起唯淨,以真心觀為旨歸。

孤山智圓引用《起信論》,推重為圓極的法門。山外諸家主張心法是理,是能造,佛法及眾生法是事,是所造,又主張草木不能成佛,心法已含攝色法,但言心法即是,不用復言色法也具三千性相。

(三)、     小結

知禮主張依智者大師重視直觀剎那現的妄心為當下所觀境,現象界的一切,礙於染妄,必須轉凡心才能實現理心,深證如來的妙性,主張妄心觀,當前一念妄心即具三千。山外派則主張,心是真心,具足三千,故稱真心觀。因此爭論不已,竟你來我往,兩家陣容相峙達四十年之久。[46]

五、                     論爭形式

知禮與慶昭、智圓等的對立,其論點圍繞在於觀心的真妄、理毒性惡、別理隨緣與色心雙具幾個主題之爭辯。當時四次論爭就形式而言如下:

(一)、     第一論爭

此七年論爭的動機是關於《金光明經玄義》廣略二本真偽問題。智者觀心釋原文:
觀心釋名者,何故須是?上來所說專是聖人聖寶,非己智分,如鸚鵡學語,似客作數錢,不能開發自身寶藏。今欲論道前凡夫地之珍寶,即聞而修,故明觀心釋也。《淨名》曰:「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釋論云:「有聞有智慧,是所說應受。」即此意也。問:心有四陰,何以棄三觀一?答:夫天下萬物,唯人為貴,七尺形骸,唯頭為貴,頭有七孔,目為貴,目雖貴,不如靈智為貴。當知四陰心為貴,貴故,所以觀之。[47]

晤恩曾著述《金光明經玄義發揮記》一冊,簡稱《發揮記》,在《四明十義書》有云:
且《發揮記》,立廢觀心所以云。此玄十種三法,蓋大師扶順經文,法性圓談,始自性德三道,終至果人三德,一一三法,悉是妙性,一一妙性,悉是真源,豈此純談法性之外,更須立觀心耶?[48]

《發揮記》主張廢觀心,並針對《金光明經玄義》釋名的觀心釋之文,亦即所謂的廣本,是後人所偽撰,乃持略本才是智者大師的真撰,予以詳加註釋。[49]有關廣略本的真偽問題,竟變成山家山外兩派紛爭之始因;亦即山家派主張廣本為真本,而山外派主張略本為真本,從而衍成尖銳的對立。[50]

再相對於山外派之晤恩,亦即山家派之義通,曾著述《金光明經玄義贊釋》及《金光明經文句備急鈔》兩本為之抗辯,及義通之法嗣知禮,亦出《釋難扶宗記》,針對智者原文「何以棄三觀一」釋之為:「問棄三觀一者,欲令答出一念識心是所觀境故,即符止觀去尺就寸之文也。」。[51]

知禮以主張廣本真撰說,以輔助義通之說。反之,山外派源清門下之慶昭及智圓兩師合撰《辯訛》予以反駁。未幾知禮乃寫《問難書》以辯正,相對慶昭也不敢示弱,撰《答疑書》反擊。旋即知禮復以《詰難書》詰責之。慶昭亦作《五義書》返答。知禮又作《問疑書》責之。然經一年慶昭不答。知禮乃更作《覆問書》,促其答釋,慶昭於是作《釋難書》酬所問答,如此往返累五回,綿歷七年。知禮撰乃總括前後十次往復文,目為《十義書》,又作《觀心二百問》予以反駁之後。慶昭不復致答,雙方之論爭漸息。[52]

但後來以智圓復出《金光明玄義表微(徵)記》,述及廣本詞鄙[53]、義疏[54]、理乖[55]、事誤[56]等四難而否認廣本之真。例如:《金光明玄義》的「觀心釋,心有四陰,棄三觀一之問,及更釋帝王部分。」繼之,知禮再書《金光明玄義拾遺記》一冊,以否定略本之真,而主張廣本真撰說,而推翻《金光明玄義表微(徵)記》。[57]

第一次論爭雖圍繞《金光明經玄義》廣略本,但爭辯中心是「真心觀」與「妄心觀」[58]。「妄心觀」即以介爾一念陰妄心作為觀想對象的一種宗教修行方法論。為了體認真諦,達到成佛的目的,首先要解決真諦在那裏?佛在何處?就總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來說,山家山外沒有原則的區別,只是在修習的具體方法上有差別。

(二)、     第二論爭

荊溪湛然《十不二門》針對《法華玄義》一書所說本跡十妙而作之注解,共立色心、內外、修性、因果、染淨、依正、自他、三業、權實、受潤等十項相對關係之法門,於每項下又援引止觀之論點以闡明三千、三諦之要旨,確立十項法門本跡不二、教觀一如、解行雙修等之真義。根據知禮的《十不二門指要鈔》,解釋湛然之《十不二門》的別理隨緣說所引起的論爭,主張觀法之對境不僅有真心,且有妄心。

天台宗的四明知禮,論定如來藏緣起說為「別理隨緣」,《十不二門指要鈔》曰:「理具三千,事用三千,各有總別,此兩相即,方稱妙境」[59]。但同時的孤山智圓,就引用《起信論》,推重為圓極的法門。追究其中的原因,兩方只是在觀心修道的理論上爭持不下,四明派以為修習止觀的工夫,是由觀照妄心著手的,如果直接觀照真心,真心是不動的、無相的,根本無處著手。

源清著《十不二門示珠指》[60],認為「一念靈知」,約理釋,強調「真心觀」一念三千的那個一念心,必然是真心,妄心為幻法,豈能具足三千世間,所以用功觀照的那個一念心,定是真心的第九識,而非如四明所說的陰妄的第六識。知禮在其撰述的《十不二門指要鈔》[61],主張「一念靈知」是屬事,強調「妄心觀,兩重能所,理具事造,別理隨緣」為之反駁。

慶昭門人繼齊即撰《指濫》,予以駁斥,主張真如不變隨緣,是天台圓教之理,別理豈有隨緣。而後知禮乃以《別理隨緣二十問》以伸張正義,[62]但天台元穎復作《徵決》等文,又有子玄作《隨緣撲》幫助元穎,一致支持繼齊的見解。然後,四明門下的仁岳著《十門析難書》[63]對付繼齊、子玄、元穎三師。所謂別理隨緣的論爭始告終止。[64]

實際上,此也正是實相論和唯心論所持觀點的不同之處。四明是指有相及無相的一念心,源清等人則係指的真常的一念心。[65]山外派以《起信論》為唯圓之思想,山家派則以之為別、圓二教之思想。

第二次論爭雖圍繞《十不二門》注釋,但爭辯中心是「別理隨緣」與「性具隨緣」。知禮在闡述「性具」思想時,他強調的是「性具十界」,以及十界中佛界與其他九界互具互容的關係。[66]

(三)、     第三論爭

對於智顗的《請觀音經疏》理毒的說法,智圓在其《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對理毒性惡的一些看法所引起的論爭。[67]智圓著《請觀音經疏闡義鈔》,主張智顗之「理毒」,非「性惡之義」,引智者大師所著《請觀音經疏》為證:
法有二義:一用二體,消伏毒害明其力用,陀羅尼明其正體。體有二義:此間名為能持能遮,持於三義,遮於二邊。用即為三:一、事,二、行,三、理。事者,虎狼刀劍等也;行者,五住煩惱也;理者,法界無閡,無染而染,即理性之毒也。[68]

智圓將「陀羅尼」的三種用,都提上至圓教位,將第二的行毒,以斷智相對,第三理毒,以性惡相對,且約行即屬第二,如依能斷所斷的分別,即屬理,而不許「理毒」是「性惡」的存在為旨歸。[69]

安藤俊雄在其論書《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指出四明知禮推崇性具說為天台最高原理,乃針對智顗在《請觀音經疏》中,謂為陀羅尼之所消伏,舉出有關事毒、行毒、理毒等三毒之說明,亦即「事者虎狼刀劍也;行者五住煩惱也;理者法界無礙無染而染,即理毒之毒也。」[70]一文,知禮謂此文中之理毒即在詮釋性惡。唯針對知禮以上說法,山外派之智圓曾著述《闡義鈔》駁之,謂其所說的理毒,並非詮釋性惡思想之義,蓋理毒如在詮釋性惡者,縱使《請觀音經疏》內所說的陀羅尼,實不足以消伏含有性惡之理毒可言。進而言之,智圓認為《請觀音經疏》所說的陀羅尼,其三種消伏皆約圓教而言,是以實際所欲伏者,乃屬第二行毒的五住煩惱方是。[71]而所謂的理毒,既無能所之別,理性本身亦無消伏之毒可言,祇因無明所染方使理性本身一變為理毒而已,以上理性自體絕無內含具毒的成份,此乃智圓所持的見解。[72]

但知禮即以「理毒性惡說」,評斥智圓唯能判圓教之說,只以別、圓兩教的配置,尚未達到圓教的消伏圓融的境界。智圓、咸潤等,主張「理毒」非「性惡」。接著慶昭之門人咸潤,著《籤疑》一冊附和智圓之說,復遭知禮門下之仁岳,撰述《止疑書》[73]加以反駁。

(四)、     第四論爭

知禮的《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簡稱《觀經疏妙宗鈔》、《觀經妙宗鈔》[74]說色心雙具所引起的論爭。當知禮著述《十不二門指要鈔》提倡色具三千義,並於《觀經疏妙宗鈔》倡導即心念佛之義,並倡色、心雙具之說,不僅心法具三千,色法也具三千。有慶昭門人咸潤認為色由心照,主張心具三千,色不具三千,撰述《指瑕》[75]駁之。但知禮門下仁岳,即寫《抉膜書》[76]附和知禮大師的色心各具三千—「色心不二」的論調。[77]仁岳他追溯咸潤之師承,認為從源清的《示珠指》、慶昭的《五義書》[78]、智圓的《釋十不二門》的義說是「錯認心法,便是真如,故談攝色入心,方具諸法[79]所主張的「色不具三千」。另就「三千之有相無相」,兩派亦各執一端,山家派主張理事一體,無論理造之三千或事造之三千,皆為「有相」,並有差別現象;山外派則認為理具之三千乃平等而無相,事造之三千始為「有相」,並有差別現象。

另尚有六即佛的問題,《觀經妙宗鈔》中云:「六即之義,不專在佛,一切假實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獄色心,皆須六即辨其初後,所謂理蛣蜣,名字乃至究竟蛣蜣。」[80]在仁岳《抉膜書》中載:「將理同之義,作事異之義,解之則全異一家之意,且智者之意,正為諸大乘教,圓談法性,……慮彼圓修之人,易生叨濫,故立六即之位簡之,定不通於蛣蜣等也。」[81]這裏的論爭點是蛣蜣六即,或只佛界六即的問題;此乃依理上說,或事上而論的立場不同而起的論爭。

知禮《觀經妙宗鈔》引起爭論的問題甚多,廣智尚賢就《觀經疏妙宗鈔》,辨觀心觀佛義,求決於知禮,知禮示之以約心觀佛之談,仁岳不悅而去,最後甚至脫離師門。[82]仁岳當初在知禮門下助其師破繼齊、咸潤者,仁岳之背叛不只在其不了解「寂光有相」等三義,而是諸如三千、三諦、事理、權實…等基本義理,皆歸于別教之思路,對於圓實根本未有了悟。[83]雖然仁岳之後又作《三身壽量解》[84],并別立難辭。知禮乃加十三料簡以斥之,仁岳作《十諫書》上知禮,知禮見其說不合天台教義,復作《解謗書》[85],辯其妄,仁岳又作《雪謗書》答之「所立《觀經》[86]佛身為生身者,蓋是妙觀所託之境,非謂觀成獨頭生身。」[87]知禮認為《觀經》之佛身觀,是觀「尊特」,而說「觀佛法身」,乃「正託法性無邊色像尊特觀心」,使其增長念佛三昧故。而仁岳認為是「觀生身」,是彼此之爭論點。[88]知禮當時生重病,不復辨答而終寂。其後有知禮弟子對《雪謗》作《評謗》以辨之。[89]

(五)、     小結

兩派之所以對立的原委,實造端於山外派崇奉華嚴教學及禪門思想攸關。反之,山家派即秉持天台傳統之立場,予他宗思想採取嚴格批判之態度使然。[90]

山家派與山外派不論孰是孰非,但其根本立場迥異,學風亦截然不同。正因如此,該兩派除衍生《金光明玄義》上述廣略本之問題外,更造成以後在天台教觀問題上的深刻對立。

六、                     論爭的教理內容不同

關於山家、山外兩派論爭,將其根本論點綜合起來,可以說是「唯心論」與「實相論」[91]的論爭。天台宗山家派稱佛、心、眾生三法為同一之三千法,故非僅心是能造、能具,佛、眾生亦是能造、能具;非唯佛、眾生是所造、所具,心亦是所造、所具。而天台宗山外派則主張心為能造,佛與眾生為所造之異說。以下六點說明兩派教理之主張:

(一)、     心具論的主張

山外派認為一念心性,具十界三千的諸法森羅萬象;知禮主張色法也具三千諸法。[92]知禮的論書中,在《觀音玄義記》有云:「應知生佛依正,及己色心皆是法界,無不具足三千三諦。故內外自地皆是妙境,但為觀境近而復要,莫若內心。」[93]、《十義書》有云:「若依實教修觀行者,必須於事解理,以理攝事。故了萬法唯心,亦了萬法唯色,萬法唯聲、唯香、唯味、唯觸等。」[94]

(二)、     三法能所論的看法

山外派認為「心法能造,生佛所造」;知禮卻以三法都是「能造能具,所造所具」,這是對《華嚴經》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解釋相違所引起的論爭。[95]

(三)、     非情佛性的觀點

智圓主張色不具三千,而唯心中之色才具三千,故不語無心的草木成佛;知禮卻依色心平等的論調,而主張「有心無心,同圓種智」盡具佛性。 [96]

(四)、     三千三諦論的差異

智圓等山外諸師,主張三千唯假,因為三千是唯詮森羅萬象的俗目而已,即屬事的有相,而空中二諦,乃無相泯滅的理體,故三千是三諦中之假諦而已;知禮卻認為三千之數目,其理自圓三諦,則三千即三諦,三諦即三千的互具圓融。[97]

(五)、     空、中有相與無相

山外派是主張空中二諦無相,因理是平等無差別,具現實的萬象所現,歸於差別泯滅,故空中是無相;知禮的理解是,萬象礙於染相,而空中二諦之體,本末自爾,故現象界中的諸三千,空和中都是在法界之理中,稱為理別三千,在於現象界,稱為事別三千。[98]

(六)、     理有相無相的爭論

山外的主張,理中之所具為無相;知禮則持相反的論調。前者認為空為主體的理論;後者則以現實的事象為依旨。[99]

(七)、     小結

以上之論爭,自哲學觀點言之,可謂是山家「實相論」與山外「唯心論」之爭。山外派唯心論從天台「性具說」脫離出來,趨近華嚴,作為此媒介者,為《大乘起信論》,以心為萬物之本體,真如隨緣作諸法之義,而一切法本離言說相,乃畢竟平等、不變不異,「唯心論」乃依真常唯心的金字塔模式而建立諸法。山家派實相論之性惡說,乃指諸法相互依存的緣起關係而言,其基本模式是諸法緣起窮窮無盡的網絡上說。

七、                     結語

在天台山家山外之論爭中,以知禮門徒眾多,而持義甚辯,以存天台一家教法,故一般分以山家為正統,顯然此爭論勝負已定。

山家山外的爭論不只是對天台實相論作一種批判性的繼承,更是對當時心性本質議題作一頗具深入之探索。在研究問題的肇因上可分為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造成山家與山外有嚴重之分歧,但本文只限於內部的立場來考量。

知禮之「理觀即事觀」、「理具即事造」、「所觀之心具理具事」等主張,旨是以心色皆具三千為主,輔以無情有性的論證說明知禮的色具三千之主張,山家認為「隨緣不變相即」、「別理隨緣」、「性具隨緣」的看法,論證理毒即性惡及其所以判為圓教的理由。

山外派流傳下來的經典較少,而義理脈絡相較於山家,可說較複雜並且不一,因此在少部份的觀點上會有矛盾的現象。論山外之事理觀、具觀、「不變隨緣」、「理毒非性惡」來展示山外派之性起唯心思想。山外派在諸多觀點有受華嚴宗思想影響之跡象。山家的「妄心觀」,與山外派的「真心觀」作為爭論形式、意義上的總結。





參考資料

略號:

《大正藏》代表《大正新修大藏經》高楠順次郎(1866-1945)等編。(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35出版;台北:新文豐1983影印)。

《新卍續》代表《大藏新纂卍續藏經》河村孝照等編。(東京:國書刊行會,1989出版;台北:白馬精舍印經會影印)。



〔史料部份按年代先後排列〕

一、史料

(一)佛教經論

《金光明經》。曇無讖(426)譯。收於《大正藏》冊16,第663經。

《觀無量壽佛經》。良耶舍(426)譯。收於《大正藏》冊12,第365經。

(二)古德講著

《請觀音經疏》。智顗說,灌頂(598)錄。收於《大正藏》冊39,第1800經。

《金光明經玄義》。智顗說,灌頂(561-632)錄。收於《大正藏》冊39,第1783經。

《十不二門》。湛然(711-782)述。收於《大正藏》冊46,第1927經。

《十不二門示珠指》。源清(996)述。收於《新卍續》卷56,第926經。

《十不二門指要鈔》。知禮(1004)述。收於《大正藏》冊46,第1928經。

《十門析難書》。仁岳(1004)著。收於《新卍續》卷56,第948經。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智圓(1009)述。收於《大正藏》冊39,第1801經。

《觀經疏妙宗鈔》。知禮(1021)著。收於《大正藏》冊37,第1751經。

《止疑書》。仁岳(1028)著。收於《新卍續》卷56,第948經。

《抉膜書》。仁岳(1028)著。收於《新卍續》卷56,第948經。

《四明尊者教行錄》。宗曉(1151-1214)編。收於《大正藏》冊46,第1937經。

《佛祖統紀》。志磐(1269)著。收於《大正藏》冊49,第2035經。

《佛祖歷代通載》。念常(1341)集。收於《大正藏》冊49,第2036經。

《釋氏稽古略》。覺岸(1354)編。收於《大正藏》冊49,第2037經。





〔論著部份按作者姓名筆畫由少到多排列〕

二、論著

(一)著作

王志遠著。1989。《宋初天台佛學窺豹》。北京:中國建設出版社。

印順法師,妙欽法師著,悟殷法師彙編。1997。《中國佛教史略資料彙編》。台北:法界出版社。

牟宗三著。1992。《佛性與般若》冊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1998。《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台北:慧炬出版社。

島地大等著。1986。《天台教學史》。東京:株式會社隆文館。

唐君毅著。1986。《中國哲學原論 原道篇》卷三。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陳英善著。1997。《天台性具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黃懺華著。1990。《中國佛教史》。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聖嚴法師著。1999。《評介.勵行》。台北:法鼓出版社。

聖嚴法師著。1999。《學術論考》。台北:法鼓出版社。

慧嶽法師著。1989。《天台教學史》。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鎌田茂雄著。1993。《中國佛教史》。東京:株式會社大東出版社。

龔雋著。1995。《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出版社。

(二)論文

吳聰敏。2003。〈知禮《觀經疏妙宗鈔》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金希庭。1997。〈唐.湛然《金剛錍》的「無情有性」論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

陳彥戎。1999。〈從天台宗圓別二教論山家山外之爭〉。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戴裕記。2000。〈湛然《金剛錍》的「無情有性」論思想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

註解

[1]《佛祖統紀》有云:「初天台教跡,遠自安史挺亂(天寶末年,安祿山、史思明,相繼反逆)近從會昌焚毀(武宗會昌五年,罷僧尼毀寺院)殘編斷簡傳者無憑。」《大正藏》49,頁190下。

[2] 錢鏐,杭州臨安人。唐乾寧二年(895)年,以功為鎮海軍節度使。唐天復二年(902),受封為越王。唐天祐二年(905),封為吳王,仍用唐年號。梁太祖朱全忠即位(907)後,封為吳越王,次年,建元天寶(908),至後唐長興三年(932)三月卒。參考《中國佛教史略資料彙編》,頁572

[3]《佛祖統紀》有云:「法師子麟,四明人,五代唐清泰二年,往高麗、百濟、日本諸國援智者教,高麗遣使李仁日送師西還。吳越王鏐,於郡城建院以安其眾(今東壽昌)。」(《大正藏》49,頁246中,頁391下)

[4] 《佛祖統紀 》冊49,頁206中。



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字文明,世為杭之臨安人。祖武肅王鏐(音流)唐僖宗時,率鄉兵破走黃巢,名聞江淮。復以八都兵討劉漢宏并越州,以奉董昌,而自居於杭。昭宗時,昌以越叛,鏐遺書,切責不聽,乃悉兵誅之,自是盡有浙東西之地,乾寧四年,始封吳越王。梁開平初,加封尚父淮海節度使,傳子文穆王元瓘,瓘子忠獻王仁佐。忠獻破李景兵,取福州,既卒弟倧嗣位,明敏嚴毅,為大將胡進思所忌逐之(子孫私諡為遜王),乃迎立俶,即文穆第九子。俶始於晉開運中為台州刺史……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三月入朝。乞以所管十三州版籍歸天府,詔許之,改封淮海國王。



[5] 《四明尊者教行錄》台州螺溪淨光法師傳(此傳見大宋僧傳。今附此刊行)



師諱羲寂,字常照,姓胡氏,溫州永嘉人也。母初懷娠,不喜葷血,生乃以紫帽蒙其首焉,幼啟二親,堅求去俗。旋入開元蘭若投師。授法華經,期月而徹,寺之耆老莫不稱嘆希有,既而祝髮,受具已。往會稽學南山宗,既通律藏,乃造天台山,研覈止觀。其所易解,猶河南一遍照也,先是天台智者教跡。遠則安祿兵殘,近則會昌焚毀,殘編斷簡本折枝摧,傳者何憑以正其學。師於是每思鳩集,因適金華,古藏中得《淨名疏》而已。後時忠懿王以教相咨問德韶國師,師指授尊者,因是奏王,請出金門,建講欽若敬奉,為之造寺。今螺溪定慧院是也。王又遣十人往日本國,取天台教藏迴,賜師以淨光大師之號,追諡九祖名銜。(《大正藏》冊46,頁9293-17



[6] 《佛祖統紀》有云:



初吳越王因覽《永嘉集》同除四住之語以問韶國師。韶曰:此是教義可問天台羲寂。即召問之。對曰:此智者《妙玄》位妙中文(《妙玄》既散失不存,未審何緣知之,必寂師先曾見殘編耳)唐末教籍流散海外。(《大正藏》冊49,頁206上)





[7] 《佛祖統紀》有云:



忠懿天性誠厚,夙知敬佛。慕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金銅精鋼冶鑄甚工,中藏寶篋印心咒經,亦及八萬四千數,布散部內以為填寶鎮,鎮錢唐諸邑。西湖南北山諸剎相望,皆忠懿之創立也,尊事沙門,若天台韶國師,永明壽禪師,皆待以師禮。又嘗召螺溪寂法師,至金門建講,問智者教義,以典籍不全,慨然遣使齎重寶,求遺書於高麗、日本,於是一家教卷復見全盛,螺溪得以授之寶雲,寶雲得以傳之四明,而法智遂專中興之名。推原其自實忠懿護教之功為多也,王嘗造金字法華經二十部。(《大正藏》49,頁206下)



[8] 義通(927-988)天台第十六祖,高麗國人,乾祐年間(948-950),來漢土,習螺溪羲寂之天台教觀。宋太宗賜「寶雲」之額,遂有寶雲尊者之號。其後闡揚天台教觀二十年,門下有知禮、遵式等人。參考《佛祖統紀》冊49,頁191中。

[9]《佛祖統紀》有云:



初天台教卷,經五代之亂殘毀不全,吳越王俶遣使之高麗、日本以求之,至是高麗遣沙門諦觀持論疏諸文至螺溪,謁寂法師,一宗教文,復還中國。螺溪以授寶雲,雲以授法智,法智大肆講說,遂專中興教觀之名(吳越王傳)。(《大正藏》冊49,頁395上)



[10] 請參拙作《天台法脈略表》。

[11]《佛祖統紀》冊49,頁189

[12]《佛祖統紀》冊49,頁190下。記載十四祖高論尊者清竦。

[13]《佛祖統紀》冊49,頁190下。記載十五祖淨光尊者羲寂。

[14]《釋氏稽古略》冊49,頁861下。

[15]《四明尊者教行錄 》有云:



四明傳持正法為二十九代祖師。釋迦世尊,鶴林滅度,法付聲聞則唯迦葉,其付菩薩則有文殊,領受言教則在阿難。既有是三:孰可闕一。迦葉之後二十四傳,至于師子比丘。在迦葉傳,十有三世曰龍樹大士,所著大論,譯傳東土。在北齊時,慧文禪師,一見證入,以傳陳南嶽慧思禪師,凡十日而證。再傳隋天台智顗大師,十有四日而證,於是乎,備六度融萬法,定而三止,慧而三觀,質其宗焉。一言之曰具,二言之曰法性,離數而有三千,即經而專觀心,經之宗曰《法華》。則《華嚴》、《阿含》《方等》、《般若》,終於《涅槃》,皆為《法華》。其為迦葉、文殊、阿難,皆吾祖師。天台實傳唐章安灌頂,章安傳縉雲智威,縉雲傳東陽慧威,東陽傳左溪玄朗,左溪傳荊溪湛然。至荊溪而後,智者之言,悉載於書,智者之言,悉歸于正,其為一大時教,不可得而加已。荊溪傳天台行滿,滿傳廣脩,脩傳物外,外傳梁元琇,琇傳周清竦,竦傳有宋羲寂,寂以上皆在天台。晚傳四明義通,通傳知禮,是謂四明尊者,亦曰四明法智,稟生知上性,思義於童子之時,其於天台之門,猶諸荊溪。四明傳廣智尚賢,廣智初得於《淨名》,最深乎性相,審知佛法,為智其傳神智鑒文,神智破眾潰,以澄法智之海,炎慧炬,以繼廣智之明,若其載三智之美,可傳而不可朽者。有永嘉繼忠,其師神智,而資忠者,曰明智中立矣(見明智法師塔銘。晁待制說之作)(《大正藏》冊46,頁91510-9167



[16] 晤恩(912-986A.D.)宋代僧。江蘇常熟人,俗姓路。字修己。年十三聞誦《彌陀經》,遂出家,初學南山律,未久,隨從錢塘慈光院志因轉習天台教觀。通法華、金光明、止觀等玄旨,辯才無礙,人莫能敵,時稱「義虎」。時,天台經籍遇會昌之廢佛,多已湮沒,師乃反覆思索十妙之始終,研覈五重之旨趣,講玄義、文句、止觀二十餘遍,法華大旨得以復傳。其門下以靈光洪敏、奉先源清最著名。宋以後天台宗分山家、山外兩派,以晤恩為山外之鼻祖。著有《金光明玄義文句》、《金錍論》等。《佛光大辭典》,頁4613

[17]《釋氏稽古略》冊49,頁861下。

[18]《佛祖統紀》冊49,頁190下。

[19]《大正藏》冊46,頁929中。

[20]《佛光大辭典》,頁5572

[21] 鎌田茂雄,《中國佛教史》,頁239

[22]《十不二門指要鈔》冊46,頁708-711上。

[23]《佛光大辭典》,頁6317

[24]《佛光大辭典》,頁3186

[25]《佛祖統紀》冊49,頁214下;《佛光大辭典》,頁4649

[26] 印順法師、妙欽法師著,悟殷法師彙編,《中國佛教史略資料彙編》,頁574

[27]《大正藏》冊49,頁204中。

[28] 印順法師、妙欽法師著,悟殷法師彙編,《中國佛教史略資料彙編》,頁575

[29]《十不二門示珠指》原名《法華十妙不二門示珠旨》,收於《大藏新纂卍續藏》卷56,頁308

[30]《佛祖統紀》有云:



首楞嚴經疏(十卷) 文殊般若經疏(二卷) 不思議法門經疏 阿彌陀經疏(小本)  《四十二章經疏》 瑞應經疏 普賢行法經疏 無量義經疏 般若心經疏(上各一卷) 遺教經疏(二卷) 闡義鈔(二卷釋請觀音經疏) 索隱記(四卷釋光明文句) 刊正記(二卷釋觀經疏) 表微記(一卷釋光明玄) 垂裕記(十卷釋淨名略疏) 發源機要記(一卷釋涅槃玄義) 百非鈔(一卷釋涅槃疏金剛身百非義) 三德指歸(十卷釋涅槃疏) 顯性錄(四卷釋金錍) 正義(一卷釋十不二門) 摭華鈔(二卷釋圭峰蘭盆疏) 西資鈔(二卷釋自撰彌陀疏) 谷響鈔(五卷釋自撰楞嚴疏) 詒謀鈔(一卷釋自撰卷經疏) 析重鈔(一卷釋自撰文殊般若經疏大論析重令經取此義) 閑居編(五十一卷)(《大正藏》冊49,頁259中)



[31]《佛祖歷代通載》有云:



其所撰述,《般若經遺教經》疏各二卷、《瑞應經不思議法門經無量義經》、《普賢行法經》、《彌陀經》等疏。及《四十二章經》注各一卷。《首楞嚴經》疏十卷。又撰《闡義鈔》三卷(釋請觀音疏)《索隱記》四卷(釋《光明句》)《刊正記》(釋《觀經疏》)《表微記》一卷(釋《光明玄》)《垂裕記》十卷(釋《淨名略疏》)《發源機要記》二卷(釋《涅槃玄》)《百非鈔》一卷(釋《涅槃疏.金剛身品》百非之義)《三德指歸》二十卷(譯《涅槃疏》)《顯性錄》四卷(釋金[-+])《摭華鈔》二卷(釋《圭峰蘭盆疏》)《西資鈔》一卷(釋《自造彌陀疏》)《詒謀鈔》一卷(釋《自造心經疏》)《谷響鈔》五卷(釋《自造楞嚴疏》)《折重鈔》一卷(釋自造《文殊般若疏》大論有云折重令輕)《正義》一卷(釋《十不二門》)《閑居編》五十一卷(雜著詩文)(《大正》冊49,頁661下)

[32]《大正藏》冊49,頁204中。

[33]《佛光大辭典》,頁6018

[34] 陳英善著,《天台性具思想》,導論,頁5

[35] 天台三部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等。

[36] 龔雋著,《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頁158

[37]《十不二門》冊46,頁703上。

[38] 龔雋著,《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頁159。(參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冊46,頁710中)

[39] 略稱《金光明玄義》、《光明玄義》、《光明玄》,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40]《金光明經》約於西元三、四世紀間成立,並於北涼玄始年間(412-427A.D.)由曇無讖翻譯傳入中國後,經過多次傳譯。自隋唐至宋代,《金光明經》在中國佛教中頗受重視,尤其是天台宗對此經更多所發揮。參考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周敏惠有關《金光明經》文學特質之研究。

[41]《金光明經玄義》冊39,頁6下。

[42]《佛光大辭典》,頁3525

[43] 陳英善,《天台性具思想》,頁76-81

[44] 陳英善,《天台性具思想》,頁82-89

[45] 陳英善,《天台性具思想》,頁89

[46] 聖嚴法師,《評介.勵行》,頁139

[47]《大正藏》冊39,頁6下。

[48]《大正藏》冊46,頁832下。

[49]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頁253

[50]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頁390。及島地大等著,《天台教學史》,頁304

[51]《大藏新纂卍續藏經》卷56,頁848中。

[52] 黃懺華著,《中國佛教史》,頁334-335

[53] 印順法師、妙欽法師著,悟殷法師彙編《中國佛教史略資料彙編》,頁678-681

[54] 印順法師、妙欽法師著,悟殷法師彙編《中國佛教史略資料彙編》,頁681-682

[55] 印順法師、妙欽法師著,悟殷法師彙編《中國佛教史略資料彙編》,頁682-686

[56] 印順法師、妙欽法師著,悟殷法師彙編《中國佛教史略資料彙編》,頁686-688

[57]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頁390。釋慧嶽,《天台教學史》,頁254。島地大等著,《天台教學史》,頁304-307。印順法師、妙欽法師著,悟殷法師彙編《中國佛教史略資料彙編》,頁678-681

[58] 王志遠,《宋初天台佛學窺豹》,頁3-6

[59]《大正藏》冊46,頁708中。

[60]《十不二門示珠指》原名《法華十妙不二門示珠旨》,頁308

[61]《十不二門指要鈔》冊46,頁708-711上。

[62] 知禮於景德元年(1004)撰《十不二門指要鈔》,成書《別理隨緣二十問》,以攻繼齊指濫之失。《佛祖統紀》冊49,頁249中。

[63]《十門析難書》原名《附法智遺編別理隨緣十門析難書》,頁839

[64] 島地大等著,《天台教學史》,頁304-307

[65] 聖嚴法師,《學術論考》,頁11

[66] 王志遠,《宋初天台佛學窺豹》,頁3-6

[67] 島地大等著,《天台教學史》,頁304

[68]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弟子頂法師記《請觀音經疏》冊39,頁96811-16

[69]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頁255

[70]《四明尊者教行錄》云:
今事毒在欲界,此約果報,故受事名,行毒從色界,盡別教教道以不即理故,別受行名。理毒唯圓,以談即故也。蓋煩惱中分即不即異,故名行名理不同,若分別相,從正受名。與彼不異,所消毒害既爾,能消三用可知,釋中事者。牒事消伏用也,虎狼刀劍等者,所消伏毒害也,蓋果報行人為免現在刀虎等難。多用散心持名誦咒,修因戒善者亦免未來果報刀等。約此人明能消所消,一往屬事。行者者,牒行消伏用也,五住煩惱者,所消伏毒害也。雖不出能消之相,應以所消顯之,五住煩惱非三觀不消,但此三觀攝兩二乘及三菩薩,修因禪定者亦伏八地之愛,此等行人雖能伏斷煩惱,而皆不即法性。如別教道,縱知能造之心體是佛性,而謂無明自住,以不聞本性具惡法門故,非即理之惑。別人尚爾,前教可知,故此等人所消毒害既當自住,能消之觀全是別修,是則四諦俱非無作,故能消所消皆名為行也。理者者,牒理消伏用也,法界無礙無染而染即理性之毒也者。所消伏也,雖不出能消之相,應以所消顯之,且明所消者,法界是所迷之理,無礙是受熏之德。所迷本淨故無染,受熏變造故而染,全三德而成三障,故曰即理性之毒。(《大正藏》冊46,頁872-873上)



[71]《請觀音經疏闡義鈔》云:「遍造諸法即無染而染,全理性成毒名理性,毒由理毒故,即有行毒、事毒也,今觀諸法唯心染體悉淨,即神咒治理性之毒。即下《經》云:皆入如實之際也。」(《大正藏》冊39,頁97822-25)及《請觀音經》:「皆悉入於如實之際。」(《大正藏》冊20,頁3712

[72]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頁406

[73]《止疑書》原名《附法智遺編止疑書》,頁852-857

[74]《觀經疏妙宗鈔》原名《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知禮的時代,受唐末五代戰禍之影響,佛教教學萎頓不振,天台宗分裂為山家、山外二派。屬於山家派之知禮於本書隨文解釋天台智顗之《觀經疏》,針對山外派之異議,倡導即心念佛之義,並倡色、心雙具之說。本書刊行後,引起山家、山外派之論爭。參考《佛光大辭典》,頁6966

[75] 引自仁岳《抉膜書》。參考《中國佛教史略資料彙編》,頁710-711

[76]《抉膜書》原名《附法智貴編抉膜書》,收於《大藏新纂卍續藏經》卷56,頁858-864

[77] 島地大等著,《天台教學史》,頁308

[78]《大藏新纂卍續藏經》卷56,頁85920有云:「昭師作五義書」。

[79]《大藏新纂卍續藏經》卷56,《抉膜書》,頁85916-17

[80]《大正藏》冊37,頁200上。

[81]《大藏新纂卍續藏經》卷56,頁861上。

[82] 印順法師、妙欽法師著,悟殷法師彙編,《中國佛教史略資料彙編》,頁711

[83]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下冊,頁1182

[84]《佛祖統紀》冊49,頁193中。

[85]《大藏新纂卍續藏經》卷56,頁818-832

[86] 劉宋良耶舍譯。又稱《觀無量壽佛經》、《十六觀經》。略稱《觀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內容敘述佛陀應韋提希夫人所請,示現西方極樂淨土,並說修三福、十六觀為往生法。參考《佛光大辭典》,頁6967

[87]《大藏新纂卍續藏經》卷56,頁813-818及頁832-838

[88] 印順法師、妙欽法師著,悟殷法師彙編,《中國佛教史略資料彙編》,頁719

[89] 黃懺華,《中國佛教史》,頁335-336

[90]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頁391

[91] 即以實相為主,闡明一切諸法本體之思考方法。主張「真空俗有」,謂諸法皆空、不可得,及「三諦圓融」等極致之說。《佛光大辭典》,頁5789

[92]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頁256-258

[93]《大正藏》冊34,頁90726-28

[94]《大正藏》冊46,頁83629-2

[95]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頁256-257

[96]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頁257

[97]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頁257

[98]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頁257

[99]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頁25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