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自在如意禪

體悟

  • 世俗諦的事,要活用勝義諦的理,才能趨近圓滿;而世俗諦的圓滿則是勝義諦的顯現。法雖無高下,卻有次第。法有次第階層之別,卻無高下好壞之分。






  •      一切皆方便,方便非究竟;究竟惟一心,一心入佛道。
               慈悲並喜捨,惜福結善緣;淨心要第一,利他為最上。


  • 緣起不只是知識上的認知,更是思惟的法則,依此法則如理思惟,而得契入諸法真實相。


  • 若有言說,非第一義;第一義諦,不離言說。


  • 以指為月,徒增妄想;離指尋月,一樣是痴。


  • 一切皆方便,方便非究竟;若執此方便,方便成無明。


  • 別創造出妒忌、羨慕你的勝利的人,而要創造出因為你的勝利,而感到快樂、幸福的人。要讓大家因為我,而感到幸福、快樂,讓我們一同為生命歡呼。


  • 人生的逆境,是向上的砥礪,端看你如何看待。觀念正確,悲劇可以是喜劇的開始;思想不正,喜劇可能會衍生出悲劇。


  • 將四聖諦融入日常生活,遇境清楚觀苦,思其由何所集;再司若以此為集,又會招致何苦果;進思用何道才得以入滅,直觀至苦的寂滅。此謂入四諦智。


  • 不要回頭看過去,專注於現前因緣,對可見的未來做適當的安排。


  • 孤獨、寂寞、痛苦、失敗,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因此 〝善待〞它們,就是〝善待〞真實的人生。


  • ☆~別等到錯過後才去後悔~☆★~別等到失去後才想挽回~★


  • 世事並非黑白分明,在黑白之間往往有〝 一 系 列 的 中 間 色 〞。


  • 失去燈火之後不必慌亂,你還可以看見滿天的繁星。


  • 佛法如果沒有和生命結合起來,沒有在生活中靈活運用,那我們知道的只是教理,無法轉成智慧。


  • 人不自私,天誅地滅。人生存於天地之間,也就受天地之所束縛,若人能不自私,無我則無三界。 說話時常有中斷空白,因有私心之念頭生起,想到因此語而可能受到的讚嘆。若能無我,時刻只想到如何以此言語利益他人,他人無限,則活水源頭不斷。 自利利他,若無有利他之心,則不可能得真自利;不渡眾不可能成就無我,因有渡眾心願則自然成就。


  • 分享:願意將心得與感受與大眾分享,即是行菩薩道—在於您的發心。
           雖經歷了同樣的環境、看到了同樣的情景,他人可能並沒有引發出跟您同樣的領會和體悟,甚至有可能他的感受是負面的。如出外參訪,因時間的拖延,可能已經很晚了,加上塞車,而在此時有乘客要求停靠休息站,在此狀況下,司機能毫無慍色、甚至和顏悅色的答應,您是否能感受到他的慈悲、是否會表示出對他的感謝。再如校長的用心,您可說他是踏踏實實的工作,但負面觀者可能說是汲汲營營於名位,甚至是處心積慮於利益;正面觀者可能看到了校長勤懇競業,甚而雄心大志;修行者看到了隨緣盡份、無住生心,菩薩體會到悲心大願。而佛祖呢 !


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情景,他只是忽略了、遺忘了,藉由您的分享,就可能喚起他的注意、回憶。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佛陀注意到、覺醒了,並將他的體悟,用盡更種因緣、運用種種法門與我們分享;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佛陀證悟了,我們一定也能。


但,當您想要分享時,觀察您的發心是為誇耀您有見地、批評他人,還是為了弘揚正知見、勉勵大眾。將您的發心,導引到正確的方向→勤發菩提心。


凡有作為、言語,必有心念、動機伴隨;觀察動機,即是觀心;引發正見,則是勤發菩提心。


  • 《中論》: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
                               為說一真實,說實說非實,而此一真實,非實非非實。


  • 雖有九世前後之分,同在一念生滅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