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自在如意禪

無相、無住、無念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無相、無住、無念是般若法門修行的三大要領。在性空,無所得理念的指導下,契入諸法實相。實相,是無相的。如《金剛經》說:「實相者,即是非相」。又曰:「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由認識到實相之無相,生起無住行。《金剛經》說:「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又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由無住達到無念的境界。

《壇經》也以無相、無住、無念,作為禪者的修證要領。經中說:「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何為無相?《壇經》說:「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以無相為體」。無相是離相,不住於虛妄差別之相。何為無住?《壇經》說:「念念中不思前念,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若念念不住即無縛,此是以無住為本。」無住,是-個念頭上保有智慧的觀照,不住著於六塵境上。何為無念?《壇經》說:「於諸境上心不染著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即絕,一念絕即死」(見《定慧品》)。無念並非什麼都不接觸,或者什麼都不想,而是在接觸外境時,心不染著境界,如同明鏡,物來則現,物去則無。

般若的開發,明心見性,是從無住、無念的修行中取得。《壇經》說:「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見《般若品》)。能時時具足智慧的觀照,於一切塵勞境界中,不取不捨,便是見性成佛道。又說:「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見《般若品》)。內心中能夠常起正見,不為煩惱所染,便能見性。無念的成就,也就是般若的成就。《壇經》中說:「善知識!悟無念法,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見佛境界。悟無念法,至佛地位」(見《般若品》)。又曰:「若識本心,即得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味,即是無念」(見《般若品》)。這都是顯示了在修證中,成就無念的重要意義。所以《壇經》中,有行思,懷讓,永嘉 三人,參見六祖,因為他們深契無住,無念之旨 ,而得到六祖的認可(見《機緣品》)。

在日常修行中,禪宗的修行也體現了無住的風格。如對於坐禪,以往坐禪,禪者都非常注重坐相,並對打坐姿式及用心都有一定之規。而《壇經》中卻呵斥坐相。經中記載:「有神秀弟子參訪六祖。祖問:汝師何為開示?對曰:常教海大眾住心觀靜,長坐不臥。祖曰:住心觀靜,是病非禪,常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過」(見《機緣品》)。從般若法門的無住前提看,禪者假如住著坐相的修行,本身就是住相。因為道是無相,道遍一切處,自然應然從行住坐臥的一切舉動中去體驗。

又如坐禪的用心方面,小乘禪觀講究從六根門頭攝一而入,繫心一境。而《〈壇經〉叫我們坐禪,要心無所住。六祖曰:「此門坐禪,無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若言著淨,人性本淨,由妄心故覆障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著即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見《定慧品》)。這是從見性,觀實相入手,以無住為方便,定即是慧,定慧一體,與小乘禪觀的由定而慧,顯然不同。

~~~ 著述:濟群法師



惠能的禪修方法

六祖的修行,是沒有方法的方法,

只以某種方式表現,可能以故事來表達,也有以理論來表現。


惠能自五祖弘忍處得了衣鉢,傳承禪法後,

立即受五祖指示而逃往嶺南,

五祖的其他弟子們覬覦衣鉢久矣,因此立刻去追趕,


其中有陳惠明者,原為四品將軍,頭一個追上了惠能。


惠能便將衣鉢放在石上,隱身入草莽中。

惠明提不動,乃呼喚云:「我為法來,不為衣鉢來。」

惠能自草叢中出,而對惠明說:

「你既為法來,若依我所說,即可得法;

請先屏息諸緣,不思善、不思惡,正當此時,

找找你的本來真面目何在?」


所謂本來真面目,就是佛性、真如、悟境、菩提、無我的自在、解脫的境域。

這位將軍果依惠能所說去行,卻發現他遍尋不著他所要找的。


也可以說,他丟了所有的東西(我執),

也得到他所要找的悟境了。


最最要緊的不是要得到什麼,而是能丟掉自我的煩惱。


惠明丟了善與惡的種種分別執著,

也就是在放下自我判斷、自我中心的價值之時,

便能見到本來真面目。


這方法很簡單,不須打坐,不須修行,就能得到智慧。

因此很多人喜歡這種六祖所教的修行方法。

唯想找到入門,也不簡單。


《六祖壇經》說:「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

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

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如果得了真智慧,你就已經在定中。


所謂定,就是心不動;所謂慧,就是心中無物,

卻仍舊能對內外境界觀照分明。

事實上,心中什麼都沒有,就是真正的定;

若能如實反映萬物,便是真正的慧。


綜合六祖的禪修法門,只有三個名詞,

就是「無念」、「無住」、「無相」。

也可以說整部《六祖壇經》的心肝,

用這三個名詞,就可以概括了。


所謂「無念」,

就是面對內外善惡境界之時,心中不起一絲波動。

外境是我們身外的環境;內境是心內的意識活動,

就是我們的思想、觀念、記憶、想像。

如果我們的心,能不受外境和內境所動,

這時心中雖然還有反應活動,

但已不起煩惱念頭,那便是智慧的現前。


「無住」這名詞,原出自《金剛經》。

六祖惠能之所以開悟,就是聽到了《金剛經》中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經句。


「住」是執著之意,因為人在尚未解脫之時,


心便執著於自我中心及自我價值的判斷。






解脫後的人,心就沒有自己一定要堅持的立場了,


只有隨順因緣境界本身的事實而作適如其分的因應。


也就是說,開悟後的人,或已得解脫慧的人,


他雖不給自己一個定點、定位、定向,


卻能為了利益眾生而活用無窮,所以他絕不等於石頭、枯木。






若以「無念」、「無住」的智者立場,


來看這世界的任何現象,無一不是虛妄、不實、幻有的,


所以下面另外還有一個名詞,叫作「無相」。






只有真正親自經驗到世界一切現象都是虛妄的人,


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解脫、


真正的沒有自我中心所衍生的麻煩。






所謂「無相」,即是《金剛經》所示的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壽者」就是生命的現象。


這四種相中,前三者是「我」的空間現象,


最後一種是「我」的時間過程。


也就是說,若能超越時間、空間的現象,眾生的「自我」,


便成為空,那才是智慧,那才是真正的悟境。


悟什麼?即是證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便能解脫自我作繭式的塵勞網,


也才能真正的發現:


原來無一處、無一時不是諸佛的自由世界。






不管我們有沒有成佛,到了此時,


我們已沒辦法否定自己是佛,也沒辦法拒絕自己是佛。


可惜在未到無相現前之時,仍不知道自己是佛。


故六祖惠能教我們:


要用「不思善、不思惡」的方法,便能無念,


就能發現眾生即是佛。《華嚴經》所謂


「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的境界,


僅在一念之間,便能體驗。


六祖的這種方法,就是頓悟法門,隨時隨地,


只要做到「不思善、不思惡」,


即能「無念」、「無住」、「無相」,


而體驗到六祖大師所說的境界。

---以上摘自 聖嚴法師《禪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